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七章 二、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植物图案(一)莲花纹

作者:乌布里·买买提艾力

 

 

001

 

002

 

    第七章 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纹饰
   二、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植物图案
   法布里奇曾经说道:“在整个象征符号范围内,树枝或树木标志对人类制度产生最大的影响,范围更广,这点没有任何符号比不上植物树枝或树木符号(植物)。”[107]也许这些还是早期人类对树木的尊重并被广泛应用所产生的。所谓的树木或树枝象征符号应指为植物图案的原型。植物装饰纹样即是以各种植物为题材而呈现的图案,而我国植物纹样的应用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所以我国的植物纹样是跟随着佛教艺术传入而产生的。当时主要在生活器具或建筑构件上使用。丝绸之路新疆段沿线地理特征主要以沙漠、绿洲、山丘和山前戈壁带组成。相比天山北部草原线植物相对较少。在佛教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所出现的植物图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帕米尔高原以西和河西以东地区植物纹样的影响。这些图案传入到西域南部之后,更加丰富了其内部要素,在某种程度上掺入了绘画技师的主观影响。纹样的传播是魏晋时期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做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从此以后,东方建筑装饰由以往的几何纹或动物纹向植物纹样转型,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是东方、西方两个不同文明旗下的受人们喜爱的纹样。经过丝绸之路的开通完成了几何、植物和动物图案的一体化,在纹样世界最终出现了“你中我有,我中有你”的局面。
   (一)莲花纹
   莲花纹在欧亚大陆最具有象征意义。这与莲花本身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征及在佛教中的特殊地位有关。“莲花出自印度,但希腊有一种水草叶与莲花近似。及佛教北传至犍陀罗、大夏及安息后,又与希腊之水草叶混合,而成‘印度、希腊式’之莲花瓣纹”[108]。我们从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建筑中找到莲花纹的痕迹,如公元前3世纪的布达伽亚雕刻、公元前2世纪巴尔赫特雕刻及孔雀王朝(公元前332~公元前185)的阿玛拉巴雕刻上都有这样的莲纹出现。古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生长的莲花是莲花纹饰的渊源,一直延用至今,涉及范围广大。莲花作为一种纹饰,遍见于古代世界的各个地区。经考证,莲花纹传播路线为古埃及、两河流域、印度次大陆、塔里木荒地周边、河西、中原地区。各地的莲花纹饰母体也颇有类同之处,因此有学者认为各地间曾存在莲花纹饰的传播过程。达尔维拉即相当肯定地描绘了莲花纹饰从埃及向东传播至腓尼基、亚述、波斯、印度、中国、日本等地的一条线路。他说道:“如今,埃及古代遗物上见到的美丽的玫瑰花般的莲花,不再以野生状态生长于该国,而是通过一种神奇的一致性,作为象征符号,成了印度的植物。我们可以补充到,莲花已从印度输入到中国和日本,这仍是识别这些国家之佛教徒在宗教事务中所使用的圣瓶与其他圣物的主要象征符号之一。”(图7.5)莲花纹是典型的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向东传播的植物图案,当然,莲花在向东传播过程中,在塔里木盆地周边佛教斡旋几十年后传播至河西一带至中原。
   莲花纹是在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植物纹饰,它的出现与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有着密切关系,如在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述:“红莲花、白莲花生西国,胡人将来也。”[109]因此,莲花在唐代无疑也被视为外来的新生事物,往往与佛教人物和教义联系在一起。莲花在佛教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其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明净的形象是佛教的象征,有香、净、柔软、可爱四德。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了属于战国时期的青铜莲壶,距今约有2500年历史。大量的研究表明,莲花在建筑上的应用开始于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经过西域传入我国,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纹饰。唐代对其进行了加工,添加了很多中原纹饰,到宋代达到高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周缘的各绿洲无论在世俗建筑还是宗教建筑,莲花分布尤为广泛。从最初的佛教石窟开始到中世纪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都能够找到它的痕迹。除佛像背光和佛像底座等被使用以外,莲花纹还使用于建筑柱头、屋檐和藻井顶等部位,天井、壁龛室内装修,地毯、器具等生活用具。莲花一名在波斯语称为“Neeloofar”,现代维吾尔语也同样称呼。克孜尔壁画中出现的莲花可以说是佛教传入西域之后的最早的莲花纹。我们从古代于阗和龟兹等地的佛教建筑中,装饰佛造像的底座、背光等发现塔里木盆地早期的莲花纹饰。
   莲花纹饰作为东西方建筑史上最古老的图案,经历不同地区、不同文明,跨越几千里,最终成为珍贵的纹饰,成为丝绸之路建筑文化中最为典型的图案。塔里木盆地古代居民文化转型后,伊斯兰教取代佛教,莲花作为远古的图案装饰,一直延用于清真寺和麻扎建筑室内外装饰上。喀拉汗时期建筑图案纹饰相关资料,保留很少。但是在后续的叶尔羌汗国时期①的建筑中发现了大量的莲花纹。建筑纹饰重新寻求远古,很多佛教壁画中的古纹饰开始应用于清真寺和麻扎建筑,如现存规模最大的维吾尔族建筑群阿巴和卓麻扎内的柱式、室内装饰、琉璃砖和石膏雕刻等都使用莲花纹饰。除此之外,阿巴和卓高礼拜寺柱身雕刻、和田吐尔地阿吉庄园(民国时期)屋顶图案也出现大量莲花纹。为此,莲花纹在传入古代西域东部之后,从公元前后到现在,一直在塔里木盆地周缘,伴随着佛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维吾尔民居和家庭器等(图7.6)。莲花纹是典型的丝绸之路代表性纹饰,通过莲花纹我们可以了解地中海周边、印度次大陆、两河文明、西域文化、中原和东亚等诸多地理单元的文化痕迹,能够绘出一条广泛地莲花分布“地图”。这张图中的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习俗都用莲花作为珍贵的纹饰使用在各自的精神场地和生活用具上。为此,有学者认为:“纹饰之‘迁徙,都是各地民众在自然的交往之中,无意之间传播开来的。”[98]
   ① 公元1514~1680年。
   

 

  丝绸之路新疆段建筑研究/乌布里·买买提艾力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