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

科学技术全文图书 科学技术参考书目

第五章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始渐:一、伊斯兰教在西域兴起的背景分析

作者:张安福,郭宁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始渐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期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大食教”、“回教”、“清真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的教徒称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伊斯兰”是“顺服”的意思,“穆斯林”则是指“顺服者”。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前者是穆罕默德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言论汇集,后者是穆罕默德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这两部经典是伊斯兰教教义、教法、伦理、学说的经典依据和理论基础。
   与先期传入的祆教、佛教、摩尼教等先传入西域再传入中原内地的情况不同,伊斯兰教传入西域的时间要晚于传入内地的时间。有学者指出,伊斯兰教传入西域大约在9世纪末至10世纪初,比内地晚了两个多世纪。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军队受到唐朝势力和突厥人的阻遏,从而延缓了伊斯兰教向西域传播的进程①。
   虽然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入和传播已到了唐末,其发展和影响此时非常有限,但是,伊斯兰教对西域民众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另外,伊斯兰教最终取代佛教成为西域民众的主流宗教,与它初传时期的社会背景亦有深刻的联系,所以,在此亦对之论术一二。
   一、伊斯兰教在西域兴起的背景分析
   伊斯兰教在唐代西域的传播和兴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首先,伊斯兰教传入中原内地,是伊斯兰教在西域兴起的社会背景之一。唐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原内地的初传时期,虽然因根据不足,对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界仍无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主要是以和平方式逐渐传入的,唐朝的开放政策更是吸引了大批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贡使和商人,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不仅促进了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传入创造了条件。一些来自大食的商人和贡使获准在长安等地居住,这一时期,生活在中国的穆斯林基本上是一些来自阿拉伯、波斯或中亚的外国商人,唐时称这些久居中国的外国人为“蕃客”。为了便于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唐朝统治者为他们建立了“蕃坊”,让蕃客聚族而居,按照穆斯林的习俗和宗教信仰生活。他们在中国的活动,使伊斯兰教的传入成为可能和事实。伴随着唐王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伊斯兰教逐渐传入西域并对西域民众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佛教式微,为伊斯兰教在西域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盛极而衰,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在历经魏晋南北朝的辉煌之后,虽然佛教在唐代西域仍然盛行,依然保持着它的正统地位,但至唐末,盛况不再,开始走向衰落。一方面,战乱带给广大人民的深重灾难,是佛教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它的衰落也是由此造成。唐末,西域战乱频起,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劳动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佛教是普通民众寻求精神的慰藉,借以摆脱现实的不幸和苦难的途径,但愿望适得其反。曾经寄希望于佛教的信男善女发现佛教并不能消弭战争,也不能使他们免于现实的苦难,他们对佛教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虔诚。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鼎盛而带来的超常发展,加剧了民众的负担。各地为了修建寺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且寺庙的增加也带来僧侣的数量剧增,由于这些僧侣不能自给自足,费用最终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佛教的一些宗教活动,规模巨大,耗赞惊人,不仅影响了劳动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更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这一切都加剧了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广大民众对佛教信仰普遍产生了失望情绪,由失望而摒弃。当伊斯兰教传入的时候,他们宁愿放弃传统的信仰,从新的信仰中寻求精神慰藉。
   再次,政治需要也是伊斯兰教传入西域的一个原因。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总是以是否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为出发点的。9世纪中叶,回鹘人迁入西域后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境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都很复杂,语言文字各异,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派系林立,政权极不稳固。当时的穆斯林商人已经频繁地与突厥游牧民开展商业活动,喀喇汗的突厥人早已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伊斯兰文明的影响,随着伊斯兰教在突厥人中的影响不断扩大,它在喀喇汗王朝的传播已经呈现难以阻挡之势。出于政治需要的目的,喀喇汗王朝统治集团顺应这一形势,欲利用伊斯兰教作为其统一思想意识的旗帜,打击不同势力,巩固和加强王权,进行武力扩张,使得伊斯兰教迅速在西域传播。
   此外,伊斯兰教在西域传播的成功,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伊斯兰教的教义对信徒有着更强的号召力、内聚力和约束力,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相对方便执行,教义中提倡“穆民皆兄弟”的平等思想,施舍救济老弱孤贫,这对下层民众来说,是一幅理想的大同世界,能够引起普通民众的向往和获得支持。而且,伊斯兰教传入西域之后,将当时流行于当地的各种宗教,如佛教、祆教、景教等信仰掺杂糅合在一起,从而适应了当地人的需要,这些因素必然会加快伊斯兰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兴起,直到对佛教取而代之,成为西域的主流宗教。
   ①马大正等:《新疆史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唐代的西域屯垦开发与社会生活研究/张安福,郭宁等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