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3.汉武帝时争夺河西敦煌的军事举措

作者:《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与派出张骞同时,汉武帝也开始进行军事准备,以便随时与月氏联合,武力征讨匈奴。但张骞一去多年,杳无音信,而匈奴却频频侵犯汉境,汉武帝不得不作出了单独反击匈奴的决定。
  汉朝对匈奴的战争,以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3大战役最具重要战略意义,其中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敦煌河西地区的繁荣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河西之战。汉武帝组织这场大战役的目的就在于争夺河西走廊,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这场战争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是春,汉武帝派遣青年将领霍去病统率骑兵万余人从陇西出发向西迂回,汉朝军将翻越祁连山,横扫匈奴五属国,转战6日,越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进击1000多里,杀掉了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活捉了浑邪王的王子,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使匈奴折损近万人。
  第二阶段在同年夏季,霍去病与公孙敖率数万骑分两路出北地和陇西进击匈奴,尽管公孙敖军在进军途中迷失方向,使原作战方案落空,但霍去病一路仍然取得了重大胜利。霍去病率军大战2000里,渡过居延泽,直逼祁连山,斩、虏匈奴3万余人,基本击溃了匈奴在河西的军事力量。
  河西之战汉军两次歼敌共4万余人,使匈奴贵族受到沉重打击。但更重要的是汉军的胜利引起了匈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长期控制河西走廊的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因在河西之战中惨败,遭到了匈奴单于的猜忌和怨恨,单于准备将他们召回王廷处死。休屠王和浑邪王得知大祸临头,便决定归降汉朝,并派人同汉朝取得了联系。元狩三年(公元前122年)秋,汉武帝派霍去病领兵相迎,休屠王中途反悔,被浑邪王斩杀,霍去病也率兵杀掉了匈奴哗变士兵8000多人,护送浑邪王及其部众4万余人归降汉朝。汉武帝封浑邪王及其亲信数人为侯,并将投降的匈奴部众安置在原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5郡故塞之外,称为五属国。至此,河西之战大获全胜。
  河西之战的胜利使得包括敦煌在内的河西走廊正式归入了汉朝版图,西汉王朝开始据此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敦煌史话/《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