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6.唐前期敦煌文化的大发展
作者:《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唐前期敦煌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西汉以来几百年的发展为敦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又为她带来了域外文化的精髓。唐前期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文化都会,汇聚了东西方各种不同系统的文化,各种思想学说在这里并存共生,竞相发展,呈现出了绚烂多彩的文化景观。
各种文化中,汉文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官方开办的州学、县学,寺院举办的寺学,和私人办的学塾中,都要教授唐朝规定的儒家经典,传播汉文化。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大量唐前期抄写的儒家典籍和启蒙读物都证实了儒学在当时的敦煌学术中享有正统地位。
作为汉族传统文化一部分的道教,在唐前期的敦煌也十分盛行。唐朝统治者奉老子李聃为先祖,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道教。受此影响,开元、天宝年间敦煌地区也开设了道学,并建立了神泉观等许多著名的道观,观中教授弟子,传写经书,招引了大量信徒。
除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之外,随着众多商胡的到来和定居,外来宗教也在敦煌逐渐发展了起来。如敦煌城东粟特人聚居的从化乡中就建立起了中亚地区信奉的祅(音xiān)教(拜火教)神祠;景教也已传至敦煌,敦煌城中建有景教寺院,名为大秦寺,藏经洞中也出土了景教经典;而开元年间抄写的摩尼教经文又透露出了其他西亚和中亚宗教在敦煌流传的信息。
诸多宗教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佛教。唐前期历代帝王都注意借用佛教维持统治,女皇武则天更是将佛教用作她坐龙床颁正朔的有力工具,授意僧人编撰《大云经疏》,敕令天下普建大云寺。在这种崇佛浪潮的推动下,敦煌地区的佛教更如丽日中天,盛极一时。佛教信徒已遍布社会的各个阶层,出家为僧的当地居民也很多,各大寺和家族小佛堂——兰若中都是朝夕香烟缭绕,朝拜不绝。此时佛寺的兴建活动十分活跃,仅莫高窟现存题记中就录有龙兴寺、大云寺、普光寺、金光明寺、灵图寺、开元寺等许多寺名。这些寺院中保存着从长安传来的宫廷写经,僧人们在寺中研习佛学,并向在家信徒宣传佛教知识,化俗讲经活动极其盛行,敦煌文书中保存的大量讲经文、变文即是明证。除宗教活动外,佛寺中还设立有学堂,招收世俗子弟,传播文化知识,由于寺学的教学水平很高,许多名族大姓都送子弟前来学习。此外,佛寺参与的其他社会活动也不少,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逐渐拥有了大量田园房产,寺院经济也随之有了相当发展,形成了在社会上颇富实力的新的经济集团。
佛教势力的强盛促进了敦煌的开窟造像活动,到武则天执政时,莫高窟已是拥有一千多所窟龛的宏伟寺院了,而其艺术水平更达到了辉煌的项峰。
敦煌史话/《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