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27 新疆古尸考古研究
作者:王炳华
新疆地区,尤其是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特别干燥。在古代墓葬中,往往发现干尸。这种干尸,与人工制成的木乃伊及经人工特殊处理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而形成的湿尸不同,主要是在特别干旱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人体标本。它们出土时,除了没有水分外,基本是入土当年的情况。衣冠服饰以至人体的细部特征,大都似入葬当年,因而可以为千百年后的人们提供十分丰富的、多方面的未经学者取舍、修饰过的历史文化信息。举凡居民的种族特征、民族民俗特点、衣食住行状况、宗教信仰形态、审美艺术观念,以及人体本身的营养状况、致病原因、寄生虫情况以至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等等,均可由此获取难得的科学信息。在新疆这样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体,而且历史上迁徙频繁、变化巨大,但古代文献记录严重缺失的地区,其意义确实非比寻常。许多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们,从医学、遗传学、环境科学到历史、艺术、宗教甚至纺织史研究等彼此差异巨大的学科,都可以从这些人体标本及相关考古材料中寻求到可贵的营养。从这一角度分析,可以看到,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广大公众对新疆出土的多批古尸一直有浓厚兴趣,是不无道理的。作为最先接触、处理有关资料的考古学者,把它们完整地、条理清楚地介绍给学术界,既是义务,也是责任。
西域考古文存/王炳华著.-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