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慈恩寺与大雁塔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位于西安市南郊,原为隋代天漏寺故地,唐贞观二十二年(649年)唐高宗当太子时,为纪念亡母长孙皇后所建,敕赐“慈恩”。现存寺院为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后陆续修建形成。
  寺山门内两侧,有钟鼓楼相对,“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中轴线高台上建有大雄宝殿,殿内供泥塑三身佛像及弟子阿难、迦叶之佛像,东西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及玄奘像。出大雄宝殿后门有藏经楼,存有《碛砂版大藏经》、《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为讲经堂,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殿内还珍藏唐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和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采自蓝田玉山,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故名“青响石”。
  大雁塔,位于藏经楼后,是为供奉和收藏玄奘从印度带回的657部梵文经卷和佛像舍利,而由玄奘亲自设计和指导施工于永徽三年(652年)建成的。初为高60米的五层土心砖塔。长安年间,武则天重建,并增高至7层。现存大雁塔,大体保持了重建后的面貌。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顶为宝瓶状。每层四面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寺院内百花争妍,香火缭绕,是一处吸引中外游人的胜地。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