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景观

五泉山

作者: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


  五泉山位于市区南部皋兰山北麓,因有甘露、摸子、掬月、惠泉、蒙泉五眼泉而得名。山上丘壑起伏,林木葱郁,层楼叠阁,错落其间。早在辛亥革命前,五泉山就是陇上游览胜地。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第八战区司令长官公署在此驻扎,大部分庙宇建筑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解放后,进行了多次修葺和新建,现在风景绮丽,游人络绎不绝。五泉山建筑依山就势,布局有致,结构严谨,精巧玲珑。山上有:“嵯峨宫殿耸青云”的崇庆寺,“飞阁危楼架碧空”的千佛阁,“四环拱抱若关锁”的文昌宫,“柳烟花雾绕蓬莱”的半月亭。在金刚殿内,矗立着一尊铜铸“接引佛”,其制作工艺及史学价值深为中外游览者赞赏。在青云梯下的四角亭,悬有一口金代泰和二年(1202年)铸造的“泰和钟”,是兰州现存年代久远的金石文物之一。五眼泉位于山谷之间,相传汉骠骑将军霍去病驻兵兰山,见士卒疲惫饥渴,挥鞭五处,即有甘露流出,总称“饮马泉”。山的东西两谷均有溪流从岩缝中飞泻而出,称为“东龙口”、“西龙口”。西谷嘛尼寺曾为班禅驻跸之地。居其之上,北望黄河,东瞰幽谷,泉水山色映带成趣,令人心旷神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甘肃当局组织“清党”,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原任中共甘肃特支负责人张一悟在嘛尼寺召开党员紧急会议,安排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尽快撤离,为党保存了革命力量。1938年8月,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代表谢觉哉为了营救危难之中的西路军将士,在嘛尼寺约爱国进步人士高金城会晤,商讨赴河西走廊营救西路军的具体办法,使部分将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逃出魔掌,奔赴抗日前线。
  从五泉山东侧乘缆车悬空而上,或从市区乘车沿公路盘山而上,即达被称为“兰州屏障”的皋兰山。位于皋兰山峰颠是近年新建的兰山公园,座落在十里山脊下部的枇杷岭山门牌坊,气势雄浑。过山门牌坊经蝴蝶亭上行,上望河楼、养荣楼便可直达三台阁。三台阁耸立于兰山之巅,庄重肃穆,巍峨壮观,为园内主建筑,也是兰州的制高点,成为鸟瞰全城的最佳位置。凭阁南眺,但见万里关山重峦叠嶂,气势磅礴;向北远望,群山起伏,天外有天;俯视黄河,东流如带,两岸楼厦林立;晨观兰山日出虽不及泰山之壮丽,但亦颇有韵致;夜瞰金城华灯,恰似银河落地,更是美不胜收。
  

丝路景观/西北城市党史工作协作会联络组等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