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陕西风味
作者:李良义




饺子宴 饺子组成的宴宾筵席,上百种饺子,配以不同的馅,捏成不同的形状,玲珑剔透,或蒸或煮,让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西安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宫廷宴”、“八珍宴”等。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长安,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非常好吃。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羊肉泡现已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黄桂稠酒 黄桂稠酒是用糯米酿成的甜酒,因其配有芳香的黄桂而得名。此酒状如玉液,绵甜醇香,回味悠长,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周代的“醪醴”。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灌汤包子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来到西安,您无论如何都要去品味贾三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汤包。找到贾三,您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小吃之一。
陕西凉皮 陕西凉皮种类繁多,做法各异,调拌时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麻酱凉皮,一种典型的清真吃法。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调入盐、醋、酱、芝麻酱、辣椒油等即可。秦镇凉皮,吃时,用近1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绿豆芽等,调入作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呈红色,辣里透香。岐山擀面皮,吃时,调料以岐山当地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辅以洗出的面筋丝,在一小铁锅内拌和均匀,其口味主要特点是酸、辣、香。
岐山面 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得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葫芦头 葫芦头源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作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肉夹馍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