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
作者:李良义



麦积山,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山形似收获季节堆积成的麦垛而得名。
麦积山,又名麦积崖。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峰顶呈圆锥状,红色沙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为陇原上麦垛式丹霞地貌。区内松竹丛生,山峦叠抱,麦积一秀崛起,古称“秦地林朱之冠”。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384),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为麦积山最大雕像。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带发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毁,分窟群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即五代时所谓东阁和西阁。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逐渐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群。
东崖以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号窟最小,皆开凿于6世纪。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0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麦积山风景区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其中,石门因两座山峰拔地而起,两相对峙,中间一条石窄道如石门而得名。两峰山脉绵延数十公里,崖壁上苍松挺拔,山上有真武祠、三清殿、王母祠、钟楼、无量殿等古建筑,内存古代碑刻和千斤铁钟。另外,还有“石门夜月”等景观。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麦积山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55年修成天水市至麦积山直达公路,1973年以后加固整修;1982年,国务院将其列为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全国旅游胜地。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