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宁夏特产
作者:李良义



宁夏居黄河中上游,北倚贺兰山,南靠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中国日光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宁夏的旅游购物虽然刚刚起步,但历史上大家公认的红(枸杞)、白(滩羊皮)、蓝(贺兰石)、黑(发菜)、黄(甘草)“五宝”很有魅力。近年,发菜、甘草由于环保的原因已经明令禁止上市或限制采挖。宁夏土特产如葡萄酒、枸杞产品以及清真食品和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独具魅力,丰富了人们的旅途生活。
大米 在西北地区甚至在全国也相当有名。宁夏大米粒圆、色洁、油润、味香,蒸出的米饭既洁白美观,又香润可口,相传清朝曾列为贡米。产区主要在引黄灌渠的青铜峡灵武、吴忠、永宁、银川等地,以青铜峡叶盛镇一带的“叶盛白皮大稻”最为著名,堪与天津“小站米”媲美。
黄河鲤鱼 宁夏黄河鲤鱼原来自然生长在黄河渠道与湖泊之中。近年来,人工饲养不断增加,在黄河两岸各县市的湖泊、水库和池塘中都进行饲养。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身泛金黄色,鳞光闪闪,肉质肥厚,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传统的名肴。“糖醋黄河鲤鱼”是宁夏的名菜。
沙枣 形似小枣,但颜色金黄,在宁夏城镇、乡村或边远山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沙枣脆香,枣肉能治肠胃不和、泻肚;枣仁对神经衰弱、失眠有疗效;枣树皮有清热凉血的功能;枣花酿出的枣花蜜,色正味醇,营养丰富,且能止咳平喘,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地毯 是从明清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据说是一位姓马的回族师傅,在新疆纺织地毯,晚年回到宁夏,并在此收徒传艺。从此,地毯工艺在宁夏生根发芽。宁夏地毯传统的产品是维密107道仿古地毯,它采用优质土种毛作原料,特殊的植物染色,手工制作,外观古香古色,素雅大方,具有很高的使用和欣赏价值。
枸杞 木本植物。浆果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是宁夏的传统名牌出口商品,以皮薄、肉厚、籽少、品质优良驰名中外。历史上是皇室贡品。枸杞是一种名贵中药,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物价值,不仅含铁、磷、钙等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糖、脂肪、蛋白质及氨基酸、多糖色素、维生素、甾醇、甙类等,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祛风、明目、强筋骨的功能。
贺兰石 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悬崖上,石料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呈天然深紫和豆绿两色,有的还巧夹着玉带、云纹、眉子、银线、石眼等结构,似云、似月、似水、似山的图案,雅趣天成,经能工巧匠雕饰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存墨、护毫、耐用、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等奇效。
滩羊皮 宁夏滩羊属羊尾脂、粗毛型。裘皮用绵羊品种,在世界裘皮中独树一帜。毛色有纯白、纯黑、浅褐、杂毛几种,多为纯白色。黑色皮又叫紫羔皮,少而贵。白色皮张毛色洁白,光泽如玉,皮板薄如厚纸,但质地坚韧,柔软丰匀。毛穗呈现出特有的波浪弯,好像平湖涟漪,轻盈柔软,保温性极佳,实为各类裘皮中之佼佼者,传统的名牌出口商品。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