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在中国

美丽依旧的——巴里坤

作者:李良义





  古代的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雪岭三峰矗,光天一镜涵。日高澄海市,波净豁云岚。鹳鹤盘空起,鱼龙得气酣。尾闾何处泄,不必注东南”的诗句,描绘出巴里坤深邃幽美的迷人景象。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地质构造控制,大体可以分为高中山地、高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大类。
  巴里坤草原位于新疆东北部,这里有“天山凇雪”、“瀚海鳌城”、“镜泉宿月”、“岳台留胜”等八景名胜古迹。巴里坤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莹,松林青翠,云雾缭绕,变幻莫测,人们称这种美丽景色为“天山淞雪”。距离巴里坤古城南约5公里处,有一座高约200米的小山,名为岳公台,岳公台背倚雪山,面对草原,山顶多奇峰怪石,山下泉涌瀑布。据《新疆图志·山脉志》记载:“群山惟岳公台最雄杰,前有八阵奇门,两面能容万马……”传说在此山操兵点将可以克敌制胜。清雍正年间,宁远大将军威信公岳钟琪曾两次远征准噶尔,途经巴里坤草原,就扎营此山操兵点将,果然两次征战均获胜凯旋,故得美传“岳台留胜”。登上岳公台危崖俯瞰,广袤草原形似无际的大海,汉、满两座古城如首尾相衔的巨大海轮,航行在绿波瀚海之中。传说巴里坤湖里深居着两只大海鳌,看到岳大将军无城池而驻扎山寨,特地蜕甲成城池。岳大将军为了表达对海鳌的谢意,挥毫书匾:“瀚海鳌城”,悬挂于城门楼上。紧挨岳公台有个山谷,谷内风光秀丽,山峡迂回,道路蜿蜒,进入谷底则豁然开朗,悬崖绝壁,绿障珠帘,奇花异草,别有洞天,又因山谷盛产药材而香气盈沟,即使到了大雪纷飞的严冬,沟内依然丛草凝绿,繁花绣锦,云松遮天,春意盎然。让人流连忘返的“尖山晓日”,又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尖山子位于巴里坤湖南岸,凌晨,草原还沉睡在一片灰蒙蒙的晨雾之中,顶峰却已染上了鲜艳的红光。山巅巨石上,篆刻着“东君偏有意,光照尖山巅”的诗句,传说是唐玄奘师徒一行去西天取经,到此用手指抠写的真迹。
  位于巴里坤湖西面的“镜泉宿月”,一泓山泉清澈如镜,水中映月灿若银盘。草原上出嫁的少女,都要选个皓月之夜,到泉水旁求月姑娘为自己美容。
  每当夜深人静,人们在此可以听到沙山下发出的“轻如泉流幽咽,沉若万马奔腾”的奇异乐曲声,后人称这里的沙山是“会唱歌的山”。
  哈密巴里坤湖是一个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峦起伏,水草丰美,湖中碧波荡漾。夏季,牧民们游牧湖畔,毡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扬,是一处避暑旅游的好地方。关于巴里坤湖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多的一则传说是:一位汉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类海的哈萨克青年合力同破坏湖泊的山魔搏斗,姑娘被压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萨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们用生命为后人换来安宁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人们就把尖山下的数股清泉叫“汉姑泉”,把湖泊称“蒲类海”。汉姑泉是制作矿泉水的极好原料,现已和港商合资建起矿泉水厂。
  

丝绸之路在中国/李良义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