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路的发展 3 “扶桑”之谜
作者:杜瑜
《梁书·诸夷传》记:“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499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郭。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无兵甲,不攻战。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自唐朝以来,我国一般都认为“扶桑”指的是东邻日本国。自1761年法国汉学家吉尼(又译歧尼、金勒、德经等)在法国文史学院作题为《美洲海岸中国人航迹之寻究》的报告,首次认为扶桑国即今美洲的墨西哥,提出中国僧人早在公元5世纪时已发现美洲,比哥伦布早1000年。从此引起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仍悬而未决,尚待继续深入研究。
目前主要有三种看法:美洲说;非“美洲说”;日本说。
美洲说 以吉尼为首的美洲说学者大有人在,其代表作有:西方学者文宁的《无名的哥伦布》一书,全书共约800页;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尔的《哥伦布千年前发现新大陆之佛教徒》;美国学者茉次(又译墨兹等)的《淡墨——中国人在美洲探险的两份古代记录》等。中国学者有章炳麟在1908年发表的《法显发见西半球说》,认为《佛国记》中的耶婆提为耶科陀尔(今厄瓜多尔)的谐音;陈汉章1920年发表《美洲为古幡木地说》,认为《史记·五帝本纪》中颛顼高阳“东至幡木”中的幡木即扶木,亦即扶桑之地;1939年陈志良的《中国人最初移殖美洲说》中,把殷人东渡说成移殖美洲;朱谦之1941年写了《扶桑国考证》一书,1962年又发表了《哥伦布前一千年僧人发现美洲考》;1961年马南邨在《北京晚报》发表《谁最早发现美洲》、《“扶桑”小考》、《由慧深国籍说起》三篇短文;近年根据美国发表石锚新资料,房仲甫又连续发表《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新物证》、《扬帆美洲三千年——殷人跨越太平洋初探》、《殷人航渡美洲再探》数文;最近又有连云山的《谁先到达美洲》一书出版;诸此皆为“美洲说”的坚持者。其理由是从地理位置来看,《梁书·诸夷传》中记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里,而文身国又在倭国东北七千里,由此推断:倭国是今日本列岛,文身国则是日本列岛东北之千岛群岛,大汉国即今千岛群岛东方的阿留申群岛,那么扶桑国即为今美洲西海岸的墨西哥了。同时他们将美洲墨西哥历来考古中出土的与中国有关的文物罗列起来加以论证,从而认为扶桑非墨西哥莫属。不仅5世纪末慧深最先到达美洲,上溯至5世纪初法显也到了美洲,秦朝徐福东渡也是到了美洲。《山海经》中《东山经》的山系名称等,清代学者研究后,认为在中国大陆“多无可考”,而美国学者茉茨研究后认为,“与现今北美洲中西部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的地理竟然完全相合”;《山海经·东山经》居然成为“一篇四千年前北美西海岸科学考察记录”。由此也说明殷人远航美洲是理所当然的了。
非“美洲说” 1831年德国东方学者克拉卜洛特发表《关于中国文献中所载扶桑国被误为美洲的一部分的说法的研究》,第一个反驳了吉尼的观点,认为慧深所传不可信,不能推断扶桑国为墨西哥;其后1892年荷兰汉学家希勒格(又译施古德)发表了《抉桑国考证》一文,收在冯承钧所译《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第一卷),他认为中国古文献中《山海经》、《淮南子》、《十洲记》等记载的扶桑比《梁书》所记更确切,指出扶桑应为日本或库页岛;中国学者有罗荣渠在1962年发表了《论所谓中国人发现美洲的问题》,他从地理位置、物产特征、佛教和慧深、社会组织和风俗、考古学和人类学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批驳了扶桑即墨西哥的论点,认为其地理位置东不过日本,西不过贝加尔湖,北不过库页岛;其后汤用彤和孙秉莹等也撰文《关于慧深》和《墨西哥和扶桑国》等,对慧深其人及其国籍表示怀疑,认为扶桑在日本更有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关章节和韩振华的《扶桑国新考证》也都对美洲说持反对意见。
日本说 诸凡反对扶桑为墨西哥的,大多认为应为日本。从古籍《山海经》注疏及东汉王充《论衡·说日》中看,扶桑应为日所出处,而日本国在致隋炀帝国书中即自称为“日出处天子”,日本人也往往以“扶桑”自称,中国文人学士赋诗谱词中也多以“扶桑”作日本的别称。
从人们沿袭的保守观念来看,大多数人一般以日本为扶桑;从中外学者研究文章来看,似乎美洲说占据优势。问题的关键是从古代历史条件看,是否能有如此远航可能。不少学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尝试,他们认为取得成功完全有可能。这问题不光是争谁先到达美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事关亚、美两大洲之间的友好往来的历史,关系到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极为严肃而又科学的问题,中外学者不遗余力地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探索,是有着十分深远意义的。我们期待国内外科学家继续努力,争取能有更大的突破,尽早解开这个“扶桑”之谜。如果能科学地确证扶桑是在美洲或墨西哥,那么我国远洋航海史将更加辉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将更早更长,人类文明史也将随之更加灿烂。
海上丝路史话/杜瑜.-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