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概说
- 交通路线
- 长安与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上
-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路全程探行纪实下
- 海上丝路史话
- 丝绸之路史研究
- 早期丝绸之路探微
-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 中西丝路文化史
- 沧桑大美丝绸之路
-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 路途漫漫丝貂情——明清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
- 世界的中国——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 丝绸之路2000年
-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
-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 丝绸之路——神秘古国
-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 丝绸之路在中国
- 丝路景观
- 丝路起点长安
- 丝路文化新聚焦
- 丝路之光——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实践
-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 中国·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新史
- 西域考古文存
- 丝绸之路的起源
3.6天山天池
作者:王蓬




一
天山东起祁连山尾,横贯戈壁大漠,西接帕米尔高原,即使盛夏也白雪皑皑,把整个新疆一分为二,即人们常说的南疆与北疆。
天山以北有准噶尔盆地,再向北是阿尔泰山;天山以南有塔里木盆地,再往南是昆仑山脉。所以有人说新疆的“疆”右半边正好反映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理特点。三横是三大山脉,两个“田”字正好是两大盆地。至于左边的“弓”,则代表了漫长曲折的国境线。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是与外国相邻最多的省份。从北至南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接壤。至于“弓”下面的“土”字,则象征19世纪以来被列强割去的5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天山对于新疆,宛如秦岭区分开了我国的南方与北方、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天山也把新疆区分为宜于放牧的北疆和宜于农耕的南疆。天山对于新疆,又犹如祁连山对于河西走廊那样如生命般重要。因为干旱少雨的千里河西全靠祁连山融化的雪水滋润牧场、浇灌庄稼。新疆虽然辽阔,但多戈壁、沙漠、裸岩、赤土,亦干旱缺雨。幸亏天山巍峨延绵、高耸云端,所积冰雪融化出山,汇溪为河,于天山南北形成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喀什河、孔雀河、和田河、阿克苏河、玛纳斯河、伊犁河等多条河流。这些河流所形成的众多水系,在出山的时候,首先滋润了天山脚下的大片丘陵与牧场;再是河流流经的地方,经历代开发,兴修水利,引水灌溉形成了一片片绿洲。
坐着火车穿越新疆大地的时候,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那些沟渠如织的灌区,田禾竞长,果树葱茏,一派生机;但仅一路或一坎之隔,便是戈壁荒漠,枯黄一片。真切不争地显示出水是一切生命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假如没有天山,那么新疆的美丽富饶、丰富多彩就无从谈起。天山南北脚下的草原为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游牧民族提供了丰美的牧场。每当夏秋,银白色的天山雪峰下,大片草场青色如染,野花盛开,溪水潺潺,湖泊如镜,牛羊散落其间,圆顶的帐篷炊烟飘升。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整个大草原便沐浴在黄澄澄的光辉之中。剽悍的男子骑着骏马驰骋,大群奶羊中则有少妇挤奶的优美身影,呈现出一幅壮阔优美又生机勃勃的边塞生活图画。
二
南疆的阿克苏、库车、喀什一带,是维吾尔族聚居生活的农耕地区。你看见的则是另一幅情景:笔直高挺的胡杨成排成行,宽大的树叶在阳光下发绿发亮,环绕着土黄色的村落、禾场和池塘,以及一座一座葡萄架遮阴的院落。戴着小花帽的维族老人赶着毛驴车在公路上穿行,绿色的棉田无边无垠,一群群维族妇女正在打尖整枝,她们鲜艳的衣裙在绿野间分外醒目。
最为奇特的地方要算吐鲁番盆地了。高山冰雪与盆地火洲共处,裸岩赤土与葱茏绿色相伴,长达5000公里的坎儿井被誉为地下运河,翡翠般晶莹的葡萄闻名中外。吐鲁番著名的葡萄沟长达20公里,但在南疆和田竟有长达千里的公路穿行于葡萄园,构成了瑰丽无比的景观。只是由于和田距乌鲁木齐还有2000公里,过于遥远,所以至今鲜为人知。
新疆除了葡萄,受天山雪水滋润而名扬天下的还有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南疆核桃、喀什鲜桃、阿图什的无花果等等。早在两千年前由张骞带回中原的西瓜、黑米、胡桃便产自这里。
巍巍天山风光无限,但最有魅力的地方,则首推天池。到达乌鲁木齐后,朋友便推荐应该去天池看看。起先没在意,这位朋友知我最喜文史,且此行为考察丝路,即告知天池便是周天子西行拜访过的瑶池。这顿时让人兴致高涨,但凡要了解西域历史,寻叩丝绸之路,便绕不开《穆天子传》。这几乎是关于西域最早的文献,尽管是神话,但却包含了史前先民的行踪。这篇传记讲了穆天子坐着由八匹骏马拉着的华丽彩车,周游天下,西行穿越戈壁流沙至昆仑山,到达西王母的国土。西王母见到中原天子风流倜傥,便也在瑶池边大摆酒宴,拿出西域最好的山珍果品,名酒佳酿,再配以西域绝妙的歌舞和天仙般的美女,款待周穆王一行。宴席间,穆天子与西王母互赠礼品,表达了中原与西域相互交往的美好愿望。唐代诗人李商隐还曾为此写有诗作:“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凭此名篇佳句,就该去寻访天池。
谁能想到在群山之巅,竟有一个波光粼粼的湖泊。此处距乌鲁木齐市仅百余公里,参加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最为便捷。清晨由乌市出发,不久便进入天山,首先见到了令人神往的高山牧场。高大挺拔如伞撑天的云杉,冰雪融化汇成的澎湃激流,这激流无一丝尘埃,无一丝杂染,呈现出一种银白色的晶莹。离溪水老远便有一股冷气扑来,给酷暑中的人们带来一种爽神的清凉。溪流边有大片平坦去处,长满青草,盛开着野花。这样的地方常被至今保留着“逐水草而居”古老习俗的哈萨克牧民选中,搭起圆顶帐篷,四周散落着羊群,骑在马上的牧民或照看牲畜,或投入旅游业经营。印象至深的是几位穿着鲜艳衣裙的哈萨克族妇女,在哗哗奔窜的溪水边洗着衣衫、被单,把花花绿绿的衣裙晾晒在碧绿的草地上,有孩子和羊羔在草地嬉戏,形成一幅鲜活生动又艳丽无比的图画。
现在的盘山公路能直通山顶,行至半山,山谷渐狭,直至两山如削、中空一线,雄奇至极。盘旋而上,有一池清水迎面扑来,虽也清冽晶莹,却难使人震撼,莫非这便是天池?正感失望,却被告知,此乃小天池,真正的天池宛如压轴戏,还在后面。于是舒缓口气,又充满期盼。
果真,登临至山顶时,眼前豁然开朗,一大片广阔碧绿的雪水静静地卧在群山环抱之中。远处白云飘拂的地方,是天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博格达群山,此刻披着皑皑白雪,宛如银须皓发的老人,慈祥地耸身云端。湖面四周的山坡长满浓绿滴翠的云杉,在湖面静静地投下挺拔的倒影。见到天池的最初一瞬,让人觉得四周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天池广阔达数公里,水最深处竟有百米。据说是百万年前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封堵山峡而导致的堰塞湖。由于年代久远,地质已经稳定,故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山湖泊。因全系雪水融化会聚而成,故为真正之纯净水,也正应“水至清则无鱼”的古语,水中无任何杂物乃至生物。故晶莹碧绿,呈蔚蓝色,清风徐来,波澜微起,一只苍鹰在雪山湖水间盘旋,竟宛如一只小小的麻雀,越发显出雪山天池的肃穆庄重与磅礴大气。尽管游人如织,语声喧嚣,但在博大的天地之间,都只化作嘤嗡之声,转瞬便被山风吹散,让人感觉到的仍是雪山湖泊特有的宁静。
其实,这恰是天山天池最大的特色和神奇的魅力。人们欣赏天池不仅因为它是天山上的一池碧水,还因为它能在人的心灵深处留下一汪宁静的清泉。
三
幸运的是,几年后再去新疆伊犁时,经朋友安排绕赛里木湖一圈得以领略天山另一座天池的风貌。两处天山天池,一东一西,各有特色。天池横卧于天山东段,白雪皑皑的博格达群峰环围之中,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在天山西段北麓,没有巍峨的山峰环绕,四周是起伏平缓、碧草连天的草原,实际海拔却在2000米以上,比天池还高。若在平地,便是悬在天际的一湖碧水,由于大草原四周是逶迤不绝的天山,长满高大挺拔的云杉,所以能够很好地涵养水源。赛里木湖一带相对低洼,四周的溪水全都会聚于此,形成一处硕大无比的高海拔湖泊。碧水连天,清澈无比,水面将近5000平方公里。我们的越野车用了半天才跑完环湖油路,一路饱览湖光山色。由于方位与日光的变化,赛里木湖的水色也此青彼蓝,变化无穷。当逆着日光时,风掠过的湖面,激起一层层波浪,其实是由成千上万的浪花构成,在阳光逆射之下,五光十色,晶莹剔透。一波卷来,在长满青草的湖边击碎,另一波又乘风赶来,前赴后继,无休无止,看得人心旷神怡。
在一大片草原上,又恰好遇见哈萨克牧民赛马叼羊。上百匹红的、黑的、白的、黄的骏马旋风般在湖边草原奔驰,铁蹄叩击大地,马群如流云驰过,忽东忽西,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一切又都倒映在蓝得发亮的天空,大团棉絮般的白云之下,清得发绿的湖水之中,真让人疑若仙境。如果真有瑶池,无疑这儿就是了。
2009年再赴新疆,又领略了一处由天山雪水融化会聚的湖泊——博斯腾湖。湖面宽广得无涯无际,据说蓄水百亿立方,可真算得上是天山天池中的“大哥大”了。
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下卷)/王蓬.-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