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梨园动态

这是一次秦腔绝活的大展演


  昨日上午,两辆停在易俗社门口的转播车特别引人注目,不仅因为车旁不少工作人员正忙着搬机器、架设备,还因为车身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字样。山东媒体到易俗社来干什么?记者了解到,原来这是山东卫视《金声玉振》栏目专程来易俗社拍摄秦腔专题。摄制组导演郑伟龙说,“我们想让山东观众了解秦腔的美,把秦腔推广到山东甚至华东地区。”
  《金声玉振》栏目是山东卫视推出不久的新栏目,这次一共来了近30人的摄制组。“第一期做了黄梅戏的专题,第二期我们就选择了秦腔。易俗社完全吸收渗透了秦腔文化的精髓,它本身就是历史。”摄制组执行导演马金磊介绍说,这次专题他们会以秦腔百年老社易俗社为主线,联系陕西历史文化及百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讲述秦腔发展与传承的历史过程。
  摄制组忙着调试设备,易俗社的演员们也在后台忙着化妆准备,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告诉记者,“上午我们演出《秦腔颂》,里面有我们秦腔很多绝活的大展演,能充分展现秦腔的魅力。”
  花样百变的翎子功、动人心魄的吐火和柔美飘逸的水袖,演出一开始,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就被秦腔的各种绝活给吸引了。摄制组年轻的导演郑伟龙连连感叹,“不远千里来这里拍摄真是来对了!”原来摄制组计划邀请一些秦腔名角到台里录制,但台领导认为那样没法完整表现出陕西的味道和秦腔生长的土壤,决定进行实地拍摄。“我们还打算在秦腔之外关注陕西的民俗、美食、风土人情等等,把老腔、皮影、信天游这些陕西特色民间艺术都收入镜头,勾勒出一个地道、真实的陕西。”郑伟龙说。(夏明勤)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