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一声雷”开唱 戏迷掌声如雷
西安晚报联合多家单位启动的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连日来多位艺术家坐堂会见戏迷。昨天下午,被广大戏迷誉为“西北一声雷”的秦腔名家雷开元坐堂展演并和戏迷见面,老艺术家的热情、戏迷的热情,让这个春天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雷开元开唱 戏迷直呼过瘾
“杨廉马上呼苍天,二堂刘锡泪涟涟。一杖责出状元子,祭灵声振陕宁甘。”这是书法家雷珍民为雷开元写的题词,也是对雷开元塑造的多个经典形象的概括。从艺50多年来,雷开元先后在《法门寺》《二堂舍子》《二虎守长安》中出演了多个经典角色,他的唱腔既不猛吼刺耳、也不低吟无力,而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他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被专家誉为“眉户王”,其唱腔激情高亢,掷地有声,宛转悠扬、跌宕有序,把人物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昨天的演出中,雷开元演唱了折子戏《哭祠》,表演真切,声情并茂的演唱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让现场观众深深折服,掌声如雷。铁杆戏迷李大爷不禁赞叹:“唱得好,唱得真好!”他说,自己听了一辈子戏,也特别喜欢雷开元的戏,“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你看,这唱得多好啊!”而观众邱女士说:“我很喜欢听秦腔,越听越觉得有韵味。虽然我不会唱,但正是秦腔独特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我。这次老艺术家坐堂演出,让我过足了瘾。”
没钱买戏票 当年翻墙听戏
虽然已年逾古稀,不过雷开元看上去相当硬朗,昨天活动刚一开场,“大家好!”一句底气十足的问好响彻云霄,全场的热情戏迷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并持续良久。他说:“我其实并不姓雷,我本身姓穆。可是由于我从小和我姑姑长大,所以就跟了姑父的姓。没想到,最后还能成为‘西北一声雷’。”
说到唱戏的经历,雷老更是感慨良多。“我以前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买戏票,所以我就翻墙听戏。后来有一次被当时剧团的团长看到后并被要求唱了一段。然后那个团长就把我留了下来,从此我走上了我的从艺生涯,自14岁第一次登台,到现在已经57年了,但是我依然还在这个舞台上。”回首自己50多年的艺苑之路,雷开元感触颇深: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韶华易逝,不能没有自己的追求。但要学会在追求中感受生活的幸福,是要有静观小事笑对人生的襟怀。“为了我热爱的秦腔事业,为了同样热爱秦腔艺术的戏迷,我会一直演下去,直到我演不成了、演不动了,我要为秦腔艺术的发扬光大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记者张静 实习生刘彤
拿起电话快报名 明日和马友仙互动
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评选即将收官
拿起电话快报名 明日和马友仙互动
西安晚报讯(记者张静 实习生刘彤) 连日来,秦腔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评选的展演让戏迷过足了戏瘾,也深刻体会到了秦腔艺术的魅力。为了回馈广大戏迷和读者的支持,西安晚报今日邀请铁杆戏迷与老艺术家马友仙“零距离接触”。
马友仙素有“金嗓子”的美誉,她的音质清脆、高昂挺拔、纯净甜润;音色嘹亮、富有光彩;感情色彩浓郁,气质饱满而又具有强烈的穿透力,似珠玉坠盘,若金钟撞击,既能在高音区中纵横驰骋,又能在低音区迂回婉转。在近六十年的演出生涯中,马友仙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蔡文姬、谢瑶环、窦娥、李铁梅等,无不堪称经典。她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独到的艺术功力,征服了广大的秦腔爱好者,被观众誉为“旦角皇后”。
特别提示
西安晚报今日10时-12时开通文化新闻热线(029)87613721,欢迎读者拨打热线电话报名,我们将选择20位读者免费赠票,邀您于4月2日和马友仙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