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剧团晋京演出 《母子恨》醉倒京城观众(图)
周至县剧团创作的新编传统秦腔剧目《母子恨》,近日作为多年来陕西唯一县级剧团晋京演出,受到各方好评。昨天,载誉归来的该剧团在易俗大剧院为古城观众汇报演出。
11月16日,“陕西秦腔文化周”活动在北京启动,省戏曲研究院等5单位在省文化厅组织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解放军歌剧院等地进行了演出。22日、23日,周至县剧团创作的大型秦腔古装戏《母子恨》的精彩演出为该县、西安市赢得了荣誉。“演出是晚7点半开始,很多戏迷6点就到了剧场,有的在宣传海报前留影,有的找演员签名。开演后,还有人托人情进场观看演出,该县宣传部和文体局两位带队人就不停地给别人让座,最后两人都退到了大厅里。虽然看不见演员的精彩表演,但是场内阵阵的掌声却让二人心里乐滋滋的。”团长孙多祥谈起当时的盛况还很兴奋,他说演出结束后在观众盛情邀请之下,三位主演还分别进行了清唱。
《母子恨》是周至县剧团用三年时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精心创作的,叙写了父母爱子情深和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困惑,对当下独生子女的成长有教育意义。周至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娴是这次晋京演出的领队,她介绍说北京专家给这次演出的评价是:“有魄力、有实力”,这么高的评价和这么好的市场反应是自己始料未及的。这次去了演职人员96人,其中的绝大部分从未进过北京,而且分散住在相距甚远的三处,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演出时误时误事,都在指定时间达到指定地点排演。这么多人中,也没有一个提出要去看看鸟巢、故宫,没有一个去天安门前留个影,所有的人都把全部心思用在了怎么演好戏上。因为对北京的环境不适应,三个主演中有两个生了病,但是他们拔掉输液瓶就去排戏,晚上精神抖擞地去表演,谢幕后却虚弱得让人难过。著名作家周明等众多陕西籍戏迷,放下手头所有事情前去给《母子恨》捧场;20名周至戏迷自费进京为周至县剧团助阵,他们在幕后出谋划策,在幕前充当志愿者,发放节目单、维持秩序……
虽说《母子恨》这次晋京演出非常成功,但李娴说今后周至县还将邀请一些专家对该戏全面把脉,进一步打磨全面提升,以期将其打造成秦腔精品戏。(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