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陕北活动旧址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共中央在陕北活动旧址> 刘少奇
杨家岭刘少奇旧居



    
    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杨家岭村。
    刘少奇旧居在杨家岭毛泽东旧居右前方,是14孔石窑洞中间的两孔,分别为办公室和寝室。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遂由城内的凤凰山麓迁驻这里。刘少奇在瓦窑堡会议后,去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党的工作,数次往返于延安和华北、华中之间。1942年底回到延安后,住在这里。刘少奇回延安期间,多次在马列学院作报告,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刘少奇将几次报告整理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毛泽东看后认为很好,批示印发各地,作为延安整风中的必读文件。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人会在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新中国成立前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由23个出版社用5种文字出版,发行达213万册。
    该旧居是杨家岭革命旧址的组成部分。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14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陕西省革命遗址通览/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