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红都——保安 中央军委三局遗址——延店子、裴庄

    
    军委三局,即通讯局,1937年1月初进城时驻延安城内。日机轰炸后,移驻西川10余公里处的延店子村。为了保证机器的绝对安全,防止敌机轰炸,在王皮湾的山腰石崖上,用人工凿出两个方形石洞,安装通讯设备。
    三局局长王铮、王子刚、刘寅先后任业务处处长。业务处下设四个科:一科负责与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络;二科负责同上海、新疆等地地下电台的联络;三科负责新闻战报和广播电台的通讯业务;四科负责有线电讯和总部电话大队工作。
    1940年3月,筹建了新华广播电台,因动力功率不足,播音发不出去。为解决这一难题,动力间的技术指挥员胡华钦,利用缴获的汽车发动机制成引擎发电成功,为电台提供了动力。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试播,获得了成功。因此,王皮湾成了我党广播第一声的诞生地。现在洞口立一石碑纪念。
    英国教授、无线电专家林迈可从北平燕京大学逃出后,经晋察冀边区于1944年5月17日来到延安,被任命为通讯局技术顾问。他以满腔的热情与熟练的技术,克服了种种困难,为中央广播电台建造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射机,使党中央的声音可以传到美国旧金山和东南亚等地。他还利用自己的专长,设立了英语广播节目,亲自撰写稿件。延安纪念馆保存展出了由其夫人李效黎捐赠的英文广播稿。
    1945年9月,三局由延店子移驻枣园乡裴庄。1947年3月随军委总部撤出延安。
    三局遗址现保留有调配间、动力间、机房及9孔石窑洞与数10孔土窑洞。有的比较完整,有的已残破不全。1996年7月,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裴庄三局遗址前立了简介石刻碑。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