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遗址
医药卫生单位遗址 边区保健药社遗址——南关街

    
    1938年8月,最初在边区干部休养所附设保健药社,李长春所长兼任药社主任、医生。1939年7月,在安塞县冯家墕成立了保健药社。属边区政府卫生处领导,经费由西北保健委员会和民政厅投资。同年12月改为卫生材料厂。
    1940年,又在延安南关街成立保健药社总社。主要任务是“改良中药,使中药科学化、西药化,解决药品困难,开展边区医药事业。”以研究炮制中药为主,共制药80余种。如防疫丸,专治吐黄水拉黑水的疫病;玉带丸治妇科病;八仙丹治花柳病;正气散治小孩发烧、呕吐;化积散治肠胃病等。同时能制作脱脂漂白药棉、纱布。
    总社成立后,又在各县、乡建立于26个分社,分布在20多个县,推动了边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药社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热情为患者服务,病人随到随看,不收挂号费;有急症需医生出诊,不收出诊费;药品价格低,而且对灾民免费,对抗日军人家属优待;医生轮流下乡,送医送药上门,深受群众欢迎。
    胡宗南进攻延安后,药社的工作受到影响。延安光复后,边区卫生署迅速恢复了保健药社。1948年;袁守克任主任。1952年常励生任副主任。
    1955年,该社与延安人民医院合并,设立中医科。

延安革命遗址/延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陕西:延安天正印务有限公司,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