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延安革命旧址
志丹县 中共中央保安旧址

    
    1936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前滴哨、凉水湾(均属今子长县寺湾乡)、真武洞(今安塞县城)、王窑(今安塞县王窑乡王窑村)、边嘴子(今属志丹县杏河镇)等地,于7月3日进驻保安城(今志丹县城)。
    到达保安的中央书记处成员有张闻天、毛泽东、秦邦宪、周恩来、王稼祥。
    1936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对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以耕种份地及必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富农的土地及其多余的生产工具均不没收。”这一指示,使苏维埃的土地政策部分地进行了改变,从而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人民性质和民族性质。
    在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后,张国焘于7月6日宣布取消伪中央。7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央西北局。书记张国焘,副书记任弼时,委员朱德、贺龙、关向应、徐向前、陈昌浩等。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致中国国民党书》,申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准备重新建立国共合作的政策。呼吁集中国力一致对外,提出国共进行谈判,以实现合作。
    9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向全党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为了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决定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
    10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军委联合发出庆祝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通电。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即日凌晨,张学良电告中共中央: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已不顾一切将蒋介石等扣留,逼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西安事变爆发的当天,中共中央召集了紧急会议,决定派叶剑英、王稼祥由陆路赶往西安,主持党在西安的工作,并与张学良、杨虎城联络,实地了解事态发展情况。中共中央复电张学良:中共代表4日后可达西安。12月13日,红军联络处正式在西安设立。14日晨,周恩来、秦邦宪等从保安出发,于16日赶到延安,随即乘张学良派来的专机飞往西安。
    12月19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对事变的性质、前途作了深刻分析。并发表通电,向南京和西安方面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四项条件。21日,中央书记处电示周恩来:“应扶助左派,争取中派,打倒右派,变内乱为抗战。”12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93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号召和平停止内战通电》,敦促蒋介石实行诺言,下令停止进攻西安。
    1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保安,于13日进驻延安。
    中共中央保安革命旧址现保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旧居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室。中央政治局会议室系一孔石窑洞,位于现志丹县干部招待所院内。保安革命旧址现由志丹革命纪念馆管理,已公布为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革命旧址/姬乃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