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位于延安城北2.5公里处,原名杨家陵,因山上有明代兵部、工部尚书杨兆陵墓而得名。中共中央迁驻这里后,改名杨家岭。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了延安城。中共中央机关陆续迁至杨家岭。1939年以后,中央机关开始在杨家岭进行建筑施工,先后建成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楼等,并修石窑18孔,打土窑120余孔,建瓦房100余间。杨家岭旧址现有中央大礼堂和办公楼各一座,石窑18孔,接石口土窑19孔,平房23间,土窑数十孔等。
中共中央在此期间,除设政治局、书记处等机构外,还设有组织部(陈云、彭真、康生先后任部长)、宣传部(张闻天、凯丰、陆定一先后兼任或任部长)、统战部(王明任部长)、财政经济部(李富春、董必武先后任部长)、干部教育部(张闻天兼任部长)、妇女工作委员会(王明兼任书记)、职工运动委员会(刘少奇、邓发先后任书记)、文化工作委员会(吴玉章任主任)、农民运动委员会(王观澜任书记)、秘书处(王首道、王若飞、任弼时、李富春先后任或兼任秘书长)、交通局(吴德峰任局长)、编译局(师哲任局长)、管理局(方仲如、易秀湘先后任局长)等机构。1944年7月,又成立城市工作部(彭真任部长)。另外,还有青年工作委员会(凯丰任书记,驻文化沟)、中央出版发行部(李富春任部长,驻延安城北门外云梯山麓,1943年1月迁驻清凉山)、中央社会部(康生任部长,驻枣园)、中央党报委员会(秦邦宪任书记,驻清凉山)等机构。
1939年1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央关于帮助国民党及其军队工作原则的决定》,指出帮助必须有条件、有限度性、有进展程度。2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河北等地摩擦问题的指示》,要求对国民党的无理进攻,必须反击,决不让步。2月2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3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4月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布《中央关于精神总动员的指示》,要求对国民党抗日的方面予以支持,对其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方面则进行批判、抵制。4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指出华北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工作,华中是我党发展武装力量的重要地区。在战略上,华中为连结华北、华南的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4月26日,中共中央就国民党政府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一事,发布《中央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揭露国民党的阴谋诡计,提出“必须纠正一切不利于抗战的错误思想”。5月24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延安检查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全党建立经常的工作检查制度,并将延安检查工作的经验运用到全国各地党的工作中去。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7月2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央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成为我们今天极端严重的任务,成为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决定因素。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在国际新形势下,对我后方以政治进攻为主、军事进攻为辅,抗战的战略相持阶段已经到来。在此种形势下,统一战线中投降、分裂、倒退是最大的危险。我党要坚持三大政治口号,即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决定要求全党要以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党,巩固抗日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关于组织进步力量争取时局的好转的指示》。指出国民党内的统治力量正在发生动摇,时局正处在一个转变的关头。我党目前的中心任务,在于争取时局好转,基本方针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一切抗战和民主的力量,以阻止时局的逆转。
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全党干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的党内指示。指出党的目前政策的总方针是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2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了在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三大原则的基础上的党的十大任务。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指出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抗日民主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根据这个指示精神,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由此开始执行“三三制”原则。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同时紧密团结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并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以孤立反共顽固派,避免“左”倾和右倾的错误。3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开展抗日民主地区的国民教育的指示》。3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7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为克服当前的投降危险和困难而斗争。7月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指出为把我党变为团结全国抗日力量的核心,必须认真而明确地执行中央制定的政策,即:克服悲观失望与妥协思想;强调抗战的有利条件;强调自力更生;强调团结一致,不向国民党方面发展我军力量;不在国民党军队中发展我党组织;纠正在执行统一战线政策中的左倾错误,对全党加强统一战线教育;做好整顿党的组织的工作,加强根据地内部的政权工作;巩固和扩大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游击队;在国民党区域和日军占领地区实行隐蔽政策,保存我党力量;加强华侨工作,使他们的民族独立运动与我党的斗争有机地配合起来等。7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审查干部问题的指示》。8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1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反对投降挽救时局的指示》。1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由毛泽东起草的《论政策》的党内指示,要求全党警惕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以王明为代表的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指示告诫全党要正确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94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针对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及1月17日蒋介石宣布新四军叛变的命令,制定了我党今后工作的政治方向。3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的党内指示。5月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指出应该纠正某些党的组织和党员轻视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倾向。一切在经济和技术部门服务的党员,必须向党外的专门家学习,熟练于自己的技术,使各部门建设工作获得发展。同日,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6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议》。指出青年运动工作要使党的一般任务与青年的特殊任务结合起来,教育青年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模范作用。7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指出了存在于党内的各种违反党性的错误倾向,并提出了克服各种违反党性的错误倾向的切实办法。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提出了我党外交内政的政策主张。8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指出从中央到每一个党员,应重视对环境、对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决定还提出了调查研究的基本任务,规定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9月10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了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路线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党的高级干部已经开始整风。9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12月17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指出了目前延安干部学校存在的缺点,并提出具体的纠正办法。“强调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书本上各项原则的死记与背诵。”
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决定强调地主应该减租减息,农民应该交租交息,政府应该满足农民与地主双方的合理要求,保障双方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决定指出:为团结全国各阶级,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除军事上政治上加以改革外,只有采取合理的土地政策,取得农民群众的赞助,才能达到目的。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是整顿党的作风的任务,以及两条必须注意的宗旨:惩前毖后和治病救人。2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部相中央出版局召开的宣传工作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或表观形式,并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要求全党同志进行认真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发表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由准备时期转入普遍整风时期。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党校组织及教育方针的新决定》。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根据地各级妇委组织工作条例》。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延安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应解决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在会议总结中,毛泽东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密切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改造世界观的重要性。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一九四三年翻译工作的决定》。6月2日,中共中央成立由毛泽东主持的总学习委员会,领导全党的整风学习。7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和《中共中央告抗日根据地全体党员和八路军、新四军将士书》。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决定强调要实行党的领导的一元化。指出党的各级委员会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各地党政军民工作。这个决定增强了党的团结,统一了抗日根据地各组织的步调,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1943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庆祝中美中英间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决定》。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中央机构调整及精简的决定》。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会议决定,书记处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组成。4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要求全党在整顿党的作风的同时,进行一次普遍审查干部的运动。5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6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决定着重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这一决定的发表,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普遍整风时期的基本结束。7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8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规定了审查干部和内部肃反的九条方针。10月1日,《解放日报》发出中央政治局《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这一指示阐明了今年减租、明年生产及明春开展拥政爱民运动的意义。指出我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十项主要政策是:一、对敌斗争;二、精兵简政;三、统一领导;四,拥政爱民;五、发展生产;六、整顿作风;七、审查干部;八、时事教育;九、“三三制”政权建设;十、减租减息。10月9日,毛泽东作出“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此次反特务斗争中必须坚持的政策”的9条指示,对我党纠正审干和肃反中的错误起了很大作用,使反特扩大化的严重错误及时得到纠正。10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要求党的高级干部重新学习党的历史和两条路线斗争问题。
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迁驻枣园。
1944年5月22日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在杨家岭召开。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召开。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训军队的指示》,确定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练兵,一定要在一年内,加紧整训现有军队,在现有物质基础上与战斗生产间隙中,把我军的军事与政治工作极大地提高一步,准备将来使我军发展一倍至数倍的条件。同时要注意培训干部和整顿民兵。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指示全党全军立即争取和保卫抗日胜利果实。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阐明我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方针。12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的指示,指出“站在自卫立场上,尽一切努力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仍是解放区的中心任务”。号召抓紧减租、生产和练兵等项工作,以巩固解放区,提高我军战斗力。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指出“解决解放区的土地问题是我党目前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目前一切工作的最基本环节”。各解放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党内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指示,指出人民解放军作战的胜利和蒋管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即将到来。确立了把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的战略方针。3月,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杨家岭。
中共中央杨家岭旧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3年以后,陆续开始维修工程。1959年起正式对外开放。现对外开放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旧居和中央大礼堂、中央办公楼。1988年又维修了中央组织部和宣传部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