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陕北苏维埃政府成立,5月,在延川永坪镇成立了陕北苏维埃邮政局。这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苏维埃邮政局。局长李自厚,秘书刘义维,巡察员曹世华。陕北邮局在财政部艾楚南同志的领导下,由技术部负责人耿红设计,李生池木刻,高万英、崔德全等同志在石油沟印刷,发行了首套半分、壹分、贰分,捌分四枚中华苏维埃邮票。
半分票:2.1×2厘米,油印,淡蓝色,平版白纸。两上角书“半”字,两下角书“分”字。中间有红军战士正面半身像。像的上方书“中华苏维埃”五字。下方有“邮政”二字,两侧各有三道直线。
壹分票:2.1×2厘米,油印,黑色,两种纸质,一种报纸,一种油光纸。两上角书“壹”字。两下角书“分”字。中间有斧头镰刀相交图案。图案上方书“中华苏维埃”五字。下方书“邮政”二字,两侧为三道直线。
贰分票:2.1×2厘米,油印,深蓝色,报纸,两上角书“贰”字,两下角书“分”字。中间有一五角星和镰刀斧头图案。图案上方有“中华苏维埃”五字,下方有“邮政”二字。两侧有三道直线。
捌分票:2.1×2厘米,油印,深蓝色,油光纸。两上角书“捌”宇,两捌字间有一五角星。两下角书“分”字。“分”字间有“邮政”二字。中间横书“中华苏维埃”五个字。
这套邮票无齿,主要使用于陕北革命根据地和一些游击区,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将陕北、陕甘苏维埃邮政局合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管理局,归办事处内务部领导。地址瓦窑堡。局长曹世华,秘书高长治,会计乔云山。主要邮递苏区及一些游击区的信件。1936年下半年,西北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一套半分、壹分、贰分三枚邮票。分别为宣传、生产、战士图邮票。设计者黄亚光。木刻者李生池。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印刷所印制。
半分宣传票:2.3×2厘米,道林纸,石印,朱红色,无齿孔。两上角书“半”字,两字间书“中华邮政”四字。两下角书“分”字。中间是一人宣传讲演图。
壹分生产票:2.3×2厘米,道林纸,石印,绿色,无齿孔。两上角书“壹”字,两字间书“中华邮政”四字。两下角书“分”字。中间主体是一农民犁地图。
贰分战士票:2.3×2厘米,道林纸,石印,深蓝色。两上角书“贰分”两字,两字间书“中华邮政”四字。下边为一红军战士持枪站立在地球前,地球上方有一圆圈环绕的五星。
西安事变后,西北办事处改为陕甘宁特区,中华苏维埃西北邮政管理局亦改为陕甘宁特区邮政局。1937年随党中央迁驻延安,印刷所就设在清凉山下。随着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对外联系的增加,邮票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此,又一次再版了宣传、生产,战士图邮票。图案颜色,大小均与第一版相同,只是“中华邮政”四字较前大些。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特区正式改名陕甘宁边区,特区邮局亦改为边区邮局。9月,国共两党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春,国民党政府在陕甘宁边区设立了中华邮政机构,边区邮局被撤销。从1938年3月22日起边区邮局停止对外业务,上述邮票停止使用。但是,当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均是一元以上的主币,群众无法找零,人们就用这些邮票作为找零的辅币,在市场上流通。1938年6月,边区银行印发了“二分”、“伍分”、“一角”、“二角”等光华商店代价券,这三种邮票才失去作用。
边区邮局被撤销后,党、政,军机关的邮件由5月成立的边区通讯站传递,一直未发行邮票。1946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第122次政务会议决定:边区通讯站改为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发行邮票。4月由钟灵同志设计,光华印刷厂刻制印刷发行了四版《宝塔山图》邮票。四版23枚邮票为周一图案,主体是延安宝塔,两侧是希腊式柱子,宝塔上方书“陕甘宁边区”五字,下方书“邮政管理局”五字。上下四个角都为面值数。
第一版:1946年4月发行,平版道林纸,无齿孔,单色石印,2.3×2厘米,图案的两上角为大写字面值,两下角为阿拉伯数字面值。1元为绿色,5元为蓝色,10元为红色,50元为紫色,100元为赭黄色,
第二版:1948年6月发行,图案、大小均与一版相同,两上角和下角都为大写面值,由于胡宗南进犯延安,光华印刷厂转战陕北未归,由延安市场沟一商号印制,较为粗糙,全套6枚,100元灰黄色,300元粉红色,500元红色,1000元蓝色,2000元绿色,5000元紫棕色。
第三版:1948年12月发行。图案、大小、纸质与一版相同,不同处是两侧柱子上有五个“山”字图案。全套6枚,1角赭黄色,2角淡黄色,1元深蓝色,2元红色,5元绿色,10元青莲色。
第四版:1949年5月发行。图案、大小、纸质与一版相同。只是“邮政管理局”改为“邮管总局”。全套6枚,5角橄黄色和绿色,1元深蓝色,3元黄色,5元绿色,10元紫色和海蓝色,20元绿色。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6月14日,边区邮政管理总局迁往西安,延安成立陕北邮政管理局。宝塔山图案邮票完成其历史使命,停止使用。
(霍静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