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主席台正中高悬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大幅画像;主席台上方,挂着一行红底黄字的醒目横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这次大会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的伟大里程碑。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为七大的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七大是在毛泽东具体指导下进行的,他为七大的召开,从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大量论文,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他亲自领导的延安整风运动,使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党在政治上达到了成熟。为了肃清“左”倾路线,特别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影响,分清党在历史上的路线是非,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认识,他自始至终领导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工作。其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重要思想观点都是他提出来的,并对草案稿作了多次大量的修改,他亲手作大的修改就有6次。在起草过程中,党的高级干部进行了多次认真讨论,本着弄清思想、团结同志的原则,其中合理的有益的意见尽被吸收。对于提出的其他一些意见,如要写上“教条主义宗派”和“经验主义宗派”,写上第三次“左”倾路线使根据地损失百分之百,白区工作损失百分之九十,不同意说四中全会和临时中央是合法的等等,他都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他在六届七中全会上说:草案中没有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的问题,没有说品质问题,也没有说非法问题,也没有说宗派。这些不说,我看至多是缺点;说得过分,说得不对,却会成为错误。他的这一讲话,对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领会中央处理党内历史问题的方针和起草《决议》的指导思想,统一大家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他极其重视大家反复讨论,集思广益。他在七大预备会上作的《“七大”工作方针》报告中说:“我们现在学会了谨慎这一条。搞了一个历史决议案,三番五次,多少对眼睛看,单是中央委员会几十对眼睛看还不行,七看八看看不出许多问题来,而经大家一看,一研究,就搞出许多问题来了。很多东西在讨论中你们提出来了,这很好,叫做谨慎从事。”又说:“决议案写过多少次,不是大家提意见,就写不这样完备。”
为了使七大集中精力注意当前问题,改变了原来把《决议》提交七大讨论的考虑。毛泽东在六届七中全会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过去的历史错误主要是一个社会现象,由于党在政治上不成熟,犯过错误的同志是因为不自觉,以为自己是对的才要在党内外打倒一切。如果在大会上进行讨论,势必要扯两三个星期,转移了大会的中心目标。在七大预备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同志们提议将这个问题交六届七中全会处理,不提交大会,这是为全党的,为全国的人民,为党的将来着想的,大会的眼睛要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要看着四万万人民,以组织我们的队伍。
制定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政治路线
毛泽东为七大制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为七大的胜利召开指明了方向。他在七大预备会议上作的《“七大”工作方针》报告,为大会确定了“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方针。他说,“简单讲,就是一个团结,一个胜利。胜利是指我们的目标,团结是指我们的阵线,我们的队伍。我们要有一个团结的队伍去打倒我们的敌人,争取胜利;而队伍中间最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是我们的党”,因此,要首先团结党的队伍。毛泽东提出的高悬在七大会场后面墙上的“同心同德”4个大字,就是这个方针的鲜明体现。他还解释说,我们的团结是在马列主义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为此,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竖立在会场两侧“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就是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修改而定的。
毛泽东为七大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石。在七大会上,毛泽东致了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和关于解释《论联合政府》的长篇发言及总结报告等,最后致《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在上述报告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系统总结了24年来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为党制定了一条完备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和前途问题,特别是明确规定了敌人、队伍、司令官。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队伍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要把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分子在内的一切力量发动、组织起来。主要是发动农民。毛泽东说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没有农民谁给你饭吃,谁给你当兵,没有吃、没有兵就没有一切。忘记了农民,你就是做了一百万件事情,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没有力量,必须使自己获得占人口80%的最可靠的农民革命同盟军。司令官就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为着领导,必须预见。毛泽东英明地预见到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战略转变问题,从乡村转变到城市,从游击战转变到正规战,从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准备夺取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特别强调加强东北地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夺取了东北4省,我们就有了胜利的基础。注意加强党在城市和工人阶级中的工作,学会做城市的经济工作。这条政治路线,是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化,它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大方向和争取胜利的道路,成为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纲领。
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
毛泽东深刻地论述了对犯错误同志的态度与方针,使七大开成团结的大会。他依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极其重视和善于团结犯过错误的同志。强调对他们要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是说,为救人而去治病”。“要救人不治病不行,要治病不救人也不行”。他号召全党在《决议》的基础上“团结得象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这样,我们党才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具有战胜一切敌人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伟大力量的集体。针对有的代表感情用事,不愿意选举犯过错误的人,他在代表主席团作关于选举方针的报告中,强调对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不应当一掌推开,只要他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还可以入选。他说遵义会议“就是在第三次‘左’倾路线中犯过路线错误的一部分人,出来和其他同志一道反对第三次‘左’倾路线”,“没有他们的赞助,遵义会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为了说服大家,他用形象的比喻说,事情就是这样,过去“翻过车”的,将来会谨慎一点,而过去没有“翻过车”的,可能变得骄傲自大起来。犯过错误的人更加“可贵”,因为他们想起所得到的惨痛教训,就不会再重复错误。而那些没犯过错误的,却可能出于自信而容易犯错误。要是这样,车子就非翻不可。我们不能保住谁都不翻车。大家要拉住他,推动他。这就能保证防止跌跤。他恳切希望大家要同过去不慎而犯过错误又能承认错误的同志合作,从理智出发,既往不咎。在大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时,毛泽东曾两次讲话,反复阐述要弄清思想,团结同志,对犯错误同志一看二帮的方针。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提议要把几位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包括王明选进中央委员会。他说这些人的错误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的,特别是中国的小资产阶级象一片汪洋大海,而中国还没有什么小资产阶级政党,他们之中革命的人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然也把他们的思想情绪带了进来,这是不足为怪的。现在经过整风已经把是非弄清楚了,就不应当太着重个人的责任。在他的说服动员下,王明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选举的当天,代表投票后,大会宣布唱票时可以自由活动,而毛泽东不走,坐在台上听唱票,一直等到要快唱完了,听王明的票过了半数,才放心地离开了会场。可是王稼祥的票不足半数,没有当选。毛泽东在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讲话中,特地讲述了王稼祥对党的重要贡献。他说:王稼祥同志是犯过错误的,但是他是有功劳的。如果没有他赞助我们,信任我们——我和总司令,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是相当困难的。从长征一开始,王稼祥同志就开始反对第三次“左”倾路线了。遵义会议非常重要,王稼祥投了“关键的一票”。六届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但如果没有王稼祥从苏联回来对共产国际指示的正确传达,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他还是中央委员会关于巩固党的决定、增强党性决定等4个决议草案的起草人,是值得大加称赞的。毛泽东恳切地强调:“昨天选举正式中央委员,他没有当选,所以主席团把他作为候补中央委员的第一名候选人,希望大家选他。”他后来还说,如果选不上,大家心中都会不安的。这样,王稼祥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由于毛泽东的提议,博古和李立三也被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末,李立三在苏联得知自己被选为七大中央委员,感动得热泪纵横。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毛泽东对党的历史和党所犯的错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科学的分析,坚持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他以严于律己的精神,在《“七大”工作方针》报告中首先作自我批评说:“大家都犯过错误,我也有错误。错误人人皆有,各人大小不同。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帐上……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他还在长篇发言中指出,现在党内有几部分干部常常感觉不公平,心情不舒畅,我们对这些同志要特别注意。这是因为在整风审干中,发生“抢救运动”的错误,伤害了一部分,特别是从沦陷区、白区来的同志(大多数是知识分子)。关于这个问题,他曾在中央党校等单位作报告讲到审干工作时,承认“抢救运动”搞错了,对被错戴帽子的同志公开道歉,赔了不是。在这次七大会上,当听到有人提出保障人权的意见时,他又一次在大会上公开作自我批评,说我们各个地区在肃反运动中都走过弯路,我也走过弯路。这次整风审干使一些同志受了委曲,是对大家人权不尊重嘛!我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大家赔礼道歉,错了的中央负责,请大家不要计较。这时,他把手举在帽沿上向大家敬礼,并说,你们如果还不谅解,我的手就放不下来。于是,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才把手放下来。以后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大会休息时,肖克高兴地对陈毅说:“毛主席在大会上公开承担责任,作自我批评啦!”陈毅连连点头,用他常讲的“伟大之所在”形容毛泽东的崇高品德和广阔胸怀。
毛泽东对于王明标榜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给予了严肃的批驳。他说我们不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而是有缺点的布尔什维克。所以,他不仅多次对审干中发生的“抢救运动”错误进行自我批评,而且还反复教育全党,要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谦虚、不骄、不躁,要“不偷、不装、不吹”。不偷,就是不要把别人的当自己的。不装,就是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猪鼻子插葱装象”。不吹,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吹牛,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反对说假话,华而不实,骗取荣誉。他给《七大纪念册》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正确对待山头,照顾各方面
毛泽东非常重视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山头”,照顾各方面。在研究中央委员的代表性时,他说由于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建立了许多块革命根据地,散布在各地,形成了“山头”。要缩小山头,消灭山头,就要首先承认山头。要使七大选出的新的中央成为缺陷最小的中央,就要从组织成份上反映各方面的力量。要把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先进代表人物都选进中央委员会。他还讲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通晓各方面的知识。一个人通晓一方面或者稍微多几方面,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就变成通晓各方面的中央委员会。在酝酿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时,有个小组对于取消和照顾“山头”问题,出现不同意见。当时毛泽东也在场,他针对这种争论,循循善诱,耐心解释,从全党的团结出发照顾各个根据地。他说,我们要反对、要消灭的只是“山头主义”的错误倾向;其所以要反对它、消灭它,是因为它妨害我们党的团结和统一。至于“山头”,它是中国革命具体历史条件形成的,在革命历史上曾起过一定作用,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不能简单地宣布取消了事。我们的原则应该是承认山头,削弱山头,最后再消灭山头。这些深刻的道理阐明了全党团结一致的总原则,使大家豁然开朗。由于别的小组也出现同样问题,毛泽东在一次大会上还专门为此讲了话,统一了代表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发扬民主关心同志
在七大会议期间,毛泽东经常深入小组参加讨论,注意听取大家的发言,从中吸取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启发引导。由于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夹着一些颇有风趣的比喻,帮助大家理解深奥的道理,所以每当他去哪里参加讨论,哪里总是非常活跃。他十分注意发扬民主和关心同志,尽一切可能让每个代表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当时一二〇师政委关向应在中央医院养病,不能参加会议,他就委派贺龙常去看望,不断传达会议进行的情况并征求意见。对于其他不能到会的代表,也想办法让其表达意见,使大会真正成了一个民主的大会。
七大在毛泽东制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大会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很快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仅4年之后,又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而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的纪元。
(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