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清代三原名店“南茂号”掌柜——宋仙亭








明清时期,三原是西北商务总汇和金融中心,“市店充盈,货物辐转,不减肩摩杀击之风”①,人称“龙镇小长安”。由于商贾云集,字号栉比,使三原商风甚盛,名店林立,其中三原山西街上的百年老店“南茂号”就是著名的代表。
  一、陕菜的发展及其特点
  陕西菜简称陕菜,又称秦菜,用料广泛,选料严格,刀功细腻,瓢功精妙,讲究火功,精于用汤,长于用芡,注重原色、原形、原汁、原味,擅长炒、酿、蒸、炖、汆、炝、烩,风格华丽典雅,以鲜香、嫩爽、酥烂而在中华菜系中独树一帜。
  陕菜的形成和发展,与陕西的气候、物产及历史密切相关。
  陕西位于黄河中游,被秦岭分为三大自然区域,横跨三个气候带: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为温带气候,雨量较少,盛产禽、畜,尤以红枣、甘草、苹果、栈羊最负盛名;陕南为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汉中盆地更是河渠纵横,一派江南风光,禽,畜,水产,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核桃、板栗、柿子、木耳、花椒、猴头、生姜、山芝、薇菜、魔芋、花椒、鲩鱼、熊掌、果子狸等大量土特产销往省外,还有珍稀的竹荪;中部的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为暖温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灌溉便利,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名的秦川牛、关中驴、渭河鱼、黄河鲤以及葱、姜、蒜、辣椒产量大,质量好。这些丰富多彩的物产,为陕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陕菜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陕西早在公元前65万至80万年已有蓝田猿人繁衍生息。陕西全境新石器时代遗址众多,除著名的半坡遗址、姜寨遗址、客省庄遗址外,仅宝鸡地区即达138处,安康地区也有30多处。据上述遗址考古发掘所见,表明陕西先民早在7000年前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种植谷物和蔬菜,发明了先进的双连地灶,有了精美的陶器,使烹饪成为可能。相传炎帝神农氏生于蒙峪,他是农业、制陶、医药、八卦和市井的创始人。《四彝群县图》和《云阳宫记》都有黄帝铸鼎于嵯峨山的记载。又加上后稷教稼于邰,使陕西成为我国境内农业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以上不但推动了烹饪的进步,而且使陕菜在几千年前就与食医、补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西周至隋唐,先后有13个封建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余年,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陕西,为陕菜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周礼》、《礼记》、《诗经》的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出现的“西周八珍”,已经形成用料广泛,选料严格,讲究刀功,注重火功,使用油、盐、酱、醋、梅、姜、桂、葱、芥、蓼、蜜、茱萸、饴糖等多种调料,烤、煎、炸、炖、煮、酿、腌、渍、腊等多种技法,形成了鲜、香、酸、辣、咸、甜多种味型俱全的风味特色。烹饪机构的严密组织和科学分工、食品卫生、食医同源、筵席定式、食礼、以乐侑食等,都对后世发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陕菜发展到第二个高峰。由秦相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本味》,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烹饪成就,对烹饪从选料、加工到调味、火候等都作了系统而科学的论述,一直指导着中国烹饪的实践,其中许多观点直到现在还是正确的。到两汉时,饮食业已是“淆旅重叠,燔炙满案”②,而且引进“胡食”,红、白案有了分工。③由西域引进的胡瓜、西瓜、黄瓜、胡萝卜、胡豆、胡葱、胡椒、菠菜、胡桃等也首先在关中试种成功,进一步丰富了饮食原料。
  隋唐时期,陕菜发展到第三个高峰。那时的京城长安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不但茶楼酒肆鳞次栉比,而且经营规模很大,以至“三五百人之馔”可以“立办”④,烹饪原料已是“水陆罗八珍”,美馔佳肴不胜枚举,仅韦巨源一席“烧尾宴”就有名菜、美点58款。“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以及“犀筋”等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餐具已十分精美。还首创了花色冷拼,能够用腌肉、炖肉、肉丝、肉脯、肉茸、酱瓜、蔬菜等原料拼出精美的“辋川小样”,有了“槐叶冷淘”等冷食。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陕菜也随之缓慢地发展着。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安等地又变得重要起来,经济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饮食业也更加繁荣。抗日战争时期,陕菜发展到第四个高峰。京、津、鲁、豫、晋、川、湘、粤、鄂、淮扬、苏锡以及西餐等帮系的餐馆纷纷进入西安、咸阳、宝鸡、汉中等地。尤其是西安,仅大中型餐馆即达100多家,使陕菜得以注入新鲜血液,在技法上,除继承发扬周、秦、汉、唐的炒、炸、炖、汆、酿、烤、烧、烩、蒸、煮外,又吸收了外帮的扒、涮、塌、煎、爆等,逐步形成技术全面、质感丰富、味型多、适应面广的独特风格。
  陕西菜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地方风味。三个地方风味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关中风味是以西安为中心,包括三原、大荔、咸阳、铜川、宝鸡在内的关中道菜肴,是陕西菜的典型代表。西安是陕西省政府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古代13个封建王朝建都于此,全国各地山珍海味、农副土特产作为贡品源源输入,历来饮食业发达,烹饪原料应有尽有,山珍海味、禽畜水产无所不用,名厨云集,擅长炒、炖、煨、烩、炝、汆、酿、蒸,主要代表菜有“葫芦鸡”、“鸡米海参”、“清汁蝴蝶鱼”、“温拌腰丝”、“桃仁口蘑汆双脆”、“奶汤锅子鱼”、“烤羊腿”、“酿金钱发菜”等。
  陕北风味是包括榆林、延安、绥德在内的菜肴。这一地区与内蒙古、宁夏、甘肃接壤,菜肴带有满蒙风味,烹饪原料以禽畜为主,特别是羊馔,几乎家家善烹,擅长炖、烧、煮、烩,以鲜香、酥烂为特色,主要代表菜有“手抓羊肉”,“羊肉冻豆腐”等。
  汉中与四川接壤,菜肴受到川味的一定影响,但又不同于川菜。汉中菜以烹制禽、畜、鱼鲜见长,擅长炒、烧、炖、酿、熏,以鲜香、脆嫩、清淡利口而别具特色,主要代表菜有“白血海参”、“鱼饺鸡白”、“汉江八宝鳖”、“秦巴四珍鸡”、“烧鱼梅”、“烟熏鸡”、“姜芽煸鸭片”等。商洛菜多就地取材,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擅长炒、炖、烧、烩,主要代表菜有“商芝肉”、“砂锅果子狸”、“苜蓿肉锅贴”、“红烧娃娃鱼”等。⑤
  三原在明清是陕西经济中心,因此三原菜在陕西关中菜系中具有显要的地位。三原菜是包括泾阳、高陵在内的菜肴。这一地区自古就是京畿要地。特别是三原,向称“天下商旅所乐”,“衣食京师,亿万之口”,饮食业发达。明嘉靖年间左都御史温纯对三原菜概括为“岂止适口腹,且足清肺肝”⑥。
  据《三原志》记载,三原传统菜肴达201余种,名贵糕点138种,地方风味小吃20余种。其中名贵小吃千层油饼、泡泡油糕、笼笼肉、干烂臊子面、疙瘩面、窝窝面、马鞍桥油糕、四喜蒸饼、羊肝夹馍、三鲜烧卖、石子打馍、瓤皮等不乏为名满天下、驰名五洲的人间绝品。
  而三原的糖果铺在三原菜系中更是独树一帜,特别是南茂号开发的“满汉茶食”、“南式点心”、“什锦南糖”,是陕西民众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遂使其在陕西成为有口皆碑的名店。
  二、南茂号的创办及其经营内容
  南茂号原名“满汉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转为西安南茂号三原分号,民国十年(1921)由宋仙亭接手经营,建国后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入县食品厂。
  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南茂号生意兴隆,在西渠岸置地四亩,修建酱园,仅大瓮即有3千左右。后在山西街东口开设分店“南茂永”、南关西巷子设分店“南茂成”等分号,从业人员增至70余人。新中国成立前资本总额大约3万余元。
  南茂号建店后,始终保持前店后场的经营形式。前店销售,送货上门,后场精工制作各种形式的满汉茶食、南糖糕点,尤以蓼花糖闻名海内外。该店酱园腌制的豆腐乳、辣子酱、什锦小菜、雪里蕻等风味独特,声名远扬。为此,清末书法家宋伯鲁专门为“南茂号”题写了“满汉茶食,红绫果品”的吊牌。国民党元老、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也为“南茂号”书有“南鲜货局”的牌匾,以示赞赏。
  南茂号创制的“什锦南糖”是名闻三秦的陕西风味食品。“什锦南糖”集南北风味于一身、聚五光十色为一体,素以色鲜、味特而饮誉四方。这一产品在清代开始形成。在当时,三原同外地之间的经济往来较为频繁,“南茂号”注意吸收外地制作糕点的经验,先后从扬州、苏州、常州、湖州、徽州、宁波等地引进糕点制作名师及制作技术,如寸金、牛皮糖、麻酥、豆酥、藕丝、浇切糖、花生蘸、果板糖、脆松条、江米条等许多南方名点,在三原落户定型,并探索将十余种产品配装在一起,取名“什锦南糖”。产品上市后,受到广泛欢迎。人们称什锦南糖的组成是“牛皮、虎皮、加沙糕,寸金、麻片、雪核桃,卷心、荸荠、桂花糖,还有酥糖用纸包”。十余种不同点心的原料、工艺、造型、风味各具特色,并且选料考究、精细,工艺复杂严谨,至今仍以手工制作为主。如牛皮糖用上等白糖、饴糖、粉芡、芝麻、生姜做成,成品金黄发亮,拉而不断,摔之即碎,具有牛皮般的柔韧性,其味愈嚼愈美。卷心糖用面粉、白糖、核桃仁、蜂蜜、饴糖、芝麻制成,成品层次分明,香甜可口。寸金用上等饴糖、白糖、玫瑰、芝麻制成,成品清香味美,造型小巧玲珑,色泽金黄,犹如金条,故名寸金。虎皮糖用糖汁、蜂蜜、桂花、黄桂、清油、核桃仁制成,成品浓香酥脆,色泽呈深棕色有白点,犹如虎皮花纹,故名虎皮糖。不仅如此,清香宜人的桂花糖,红装素裹的雪核桃,松软可口的酥糖,形若荸荠的荸荠糖,玲珑剔透、脆而香的麻片等,都各具特色。什锦南糖集各种味、感于一身,滋味不一,口感各异,香甜适口,回味无穷,且红黄绿白,五光十色。其营养丰富合理,具有润肺止咳、补血益气、开脾暖胃、强心健脑等功效,是人们宴食、保健、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太师饼是三原县的传统名点,相传为商代太师闻仲为行军之便命令制作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食物。后人经不断试验,给其表面饰以芝麻,内加入甜味佐料,使其愈加完善,并称此品为“太师饼”。
  糖罗又名玫瑰干饼,是三原传统名贵食品,已有二百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在清代由“义源恒”名师牛氏根据民间食品而创,以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长期经营,经久不衰。民国时期,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极爱这一家乡名产,曾多次回三原订购,带往南京招待亲朋好友。1981年于右任的女儿由美国回来探亲,指名购买糖罗带回美国。
  芙蓉糕是三原传统名产之一,因颜色像芙蓉花而得名。原料主要有江米、菜油、面粉、蜂蜜、绵白糖、糖稀、大油等。成品芙蓉糕呈矩形,下层金黄色,糕块厚度为2.5厘米,上饰洁白绵糖,厚度1.5厘米,上下两色相映生辉,极为好看。其蜜味浓郁,甜润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有润肺清爽之功能。
  玉兰片是三原传统食品之一,主要原料是江米(糯米)、绵白糖。成品色泽雪白,形如玉兰花瓣。口感香甜酥脆,入口即碎,老幼皆宜。
  南茂号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名誉全国的“蓼花糖”。
  蓼花糖是三原食品的杰作。它主要是用糯米制成的,形状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像一个个圆溜溜的乒乓球一样,十分好看。另一种是椭圆形的,像一个个橄榄球似的,十分漂亮。蓼花糖的表面沾上了许许多多的白芝麻,咬开以后,它的里面是网状的,每隔一点点的距离都会有一两个小洞洞,好像是用来储存空气的。它的味道非常的特别,有浓浓的芝麻香味,还有淡淡的白砂糖的味道。蓼花糖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明代三原县里南茂号有个名叫辽化的师傅,制作油糕很有名,有一年年前油糕未售完,余糕存商店楼上。来年辽师傅进店取货欲卖,已全干透,咬啃不动,遂以油炸年糕之道理,试炸江米糕,结果膨胀酥松,食之甚好。清康熙年间的进士温仪在《纪堂遗稿》中收集了“蓼花香缘”诗,诗赞“红毯延清佩,金盘缀彩球,幽香及冷艳,相伴过春秋”;又云:“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到西安,品尝了蓼花糖,改方言“燎花糖”为“蓼花糖”(形状像东北蓼花),并列入宫廷食品。1985年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末代皇帝宣统(溥义)胞弟爱新觉罗·溥杰,品尝了三原南关蓼花糖厂产的蓼花糖后赞不绝口,即兴题了“蓼花糖,宫廷食品”七个字,并盖印为证。⑦
  ①《三原乡土志》,燕京图书馆编本,第10页。
  ②《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卷6。
  ③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百官公卿表》。
  ④李肇:《国史补》,中华书局1992年版,《韦巨源条》。
  ⑤王葆华:《三原宴席菜点组合及山台席》,黑色的触觉博客,2007年5月16日。
  ⑥温纯:《默奄诗抄》,关中丛书本,卷1。
  ⑦《三原县老字号酒楼饭店》,三秦旅游综合网,2012年8月9日。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清代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