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参考书目
碑刻、档案文献史料类:
1.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2.苏州历史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上海博物馆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李华编:《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资料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5.江苏省博物馆编纂:《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6.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章开沅、刘望龄、叶万忠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1905~1911年)》第1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主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马敏、祖苏等主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志》,内部发行。
国内学术著作:
1.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周宁:《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甘阳:《古今中西之争》,三联书店2006年版。
5.沈湘平:《全球化与现代性》,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唐德刚:《袁氏当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关于法律之为一种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马长山:《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民间社会组织与法治秩序关系的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5.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6.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7.龙大轩:《乡土秩序与民间法律——羌族习惯法探析》,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8.龙大轩:《道与中国法律传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1.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余荣根:《羌族习惯法》,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24.徐晓光:《藏族法制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田成有:《法律社会学的学理与运用》,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26.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28.张晓辉:《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田涛:《黄岩诉讼档案及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0.张冠梓:《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李可:《习惯法——一个正在发生的制度性事实》,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胡平仁:《宪政语境下的习惯法与地方自治——“萨摩亚方式”的法社会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3.杜宇:《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阈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从碑刻资料解读清代中国商事习惯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观念、文本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眭鸿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7.徐晓光:《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化转型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0.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一个经济学的进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范愉:《ADR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4.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版。
45.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6.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8.广东省社会科学等编:《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9.郁建兴等:《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以温州商会为研究对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0.陈剩勇、汪锦军、马斌:《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52.邱澎生:《十八、十九世纪苏州城的新兴工商业团体》,“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0年版。
53.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54.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56.刘黎明:《契约、神裁、打赌——中国民间习惯法习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7.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吕世伦主编:《现代西方法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0年版。
59.刘星:《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民主的一个叙事立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0.邓正来、杰弗里·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孙文恺:《社会学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2.王威:《法律社会学——学科辨析与理论源流》,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63.王学辉:《从禁忌习惯到法起源运动》,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4.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徐晓光:《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化转型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6.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7.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68.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9.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版。
70.王日根:《中国会馆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71.刘正刚:《广东会馆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72.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代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5.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6.梁治平:《法意与人情》,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7.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78.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9.方李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0.周时奋:《市井》,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81.朱英、郑成林:《商会与近代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滋贺秀三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4.黄宗智:《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85.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6.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87.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88.林士民:《三江变迁——宁波城市发展史话》,宁波出版社2002年版。
89.朱英:《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0.李瑊:《上海的宁波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1.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宋美云:《近代天津商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3.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工行编:《上海钱庄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95.王志华编校:《中国商事习惯与商事立法理由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97.谢晖、陈金钊:《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8.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
99.张永和:《信仰与权威——诅咒(赌咒)、发誓与法律之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00.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1.谢晖:《法治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戴庆钰点校:《杭州旧闻》,古吴轩出版社2003年版。
103.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版。
104.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汉民族的鬼神信仰》,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5.马书田:《中国人的神灵世界》,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106.范荧:《上海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7.黄浙苏等编:《庆安会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108.陈保良、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09.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0.南怀谨:《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4.钱穆著:《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5.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16.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8.郁建新等:《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温州市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商会与商会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陈剩勇、汪锦军、马斌:《组织化、自主治理与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1.何勤华、魏琼主编:《西方商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外学术著作:
1.[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陆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强世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6.[英]梅特兰等著:《欧陆法律史概览》,屈文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英]克里斯蒂娜·休斯、马尔克姆·泰特:《怎样做研究》,戴建平、蒋海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法的动态比较研究》,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IIV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美]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方骏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16.[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8.[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世纪集团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方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编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国内学术论文:
1.韦兵:《问题隐含了时代的脉动》,载于《读书》,2006年第7期。
2.徐显明、谢晖:《法治之法与法治之制》,载于《法学》,1998年第10期。
3.程凯:《何种人文,何种历史?》,载于《读书》,2006年第9期,第25页。
4.柴玉丽、夏青:《民间法与法制现代化——“民间法与法制现代化理论研讨会”综述》,载于《民间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张明新:《民间法与习惯法:原理、规范与方法——全国首届民间法、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6.张明新:《法治、善治理念、法律方法与民间规则——第二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7.李学兰:《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2~2005年)》,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8.张晓萍:《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载于《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
9.王彬:《民间法的话语悖论——基于转型社会的话语情境》,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0.袁敏殊:《论商事习惯法的性质与地位》,载于《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
11.赵晓丽:《现代商人习惯法的法律性质与地位》,载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2.贺小平:《商人习惯法在商法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载于《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2期。
13.冯筱才:《中国大陆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载于《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4.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于《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5.马敏:《商会史研究与新史学的范式转换》,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6.徐鼎新:《中国商会研究综述》,载于《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17.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8.田成有:《“习惯法”是法吗》,载于《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年第3期。
19.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的“一统性”与“多层次”之分析——兼论中国传统法研究中应慎重使用“民间法”一词》,载于《法学家》,2004年第1期。
20.刘作翔:《具体的“民间法”——一个法律社会学视野的考察》,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1.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从司法个案透视》,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2.朱景文、斯图尔特·马考利:《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载于《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
23.吕庭君:《论民间法的社会权力基础》,载于《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24.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于《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5.童光政:《明律“私充牙行埠头”条的创立及其适用》,载于《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6.朱德贵:《试论明代市场管理制度》,载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27.彭南生:《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8.马敏:《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载于《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9.虞和平:《清末民初商会的商事仲裁制度建设》,载于《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30.郑成林:《清末民初商事仲裁制度的演进及其社会功能》,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1.邱澎生:《禁止把持与保护专利:试析清末商事立法中的苏州金箔业讼案》,载于《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
32.高旭晨:《中国商会制度的创立》,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夏季号。
33.胡旭晟:《20世纪前期中国之民商事习惯调查及其意义》,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学位论文:
1.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邱澎生:《商人团体与社会变迁:清代苏州的会馆公所与商会》,博士学位论文,“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95年。
3.付海晏:《民初商事公断处:商事裁判与调处——以苏州商事公断处为个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网上资料:
1.陈根发:《2004年法理学研究与动向》,载于http://www.iolaw.org.cn。
2.梁治平:《法治: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建构——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载于学术中国网。
3.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见公法评论网站。
4.邱澎生:《市场、法律与人情》,载于法律史学术网。
5.邱澎生:《由市廛律例演变看明清政府对市场的法律规范》,载于国学网。
6.拉蒙·H.迈耶斯:《晚期中华帝国的习惯法、市场和资源交易》,载于法律史学术网。
7.邱澎生:《由苏州经商冲突事件看清代前期的官商关系》,载于法律史学术网。
8.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载于作者个人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