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三 近、今人论文
1.傅衣凌:《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2.艾斐:《论“晋商”的开拓精神、经营方略与文化蕴涵》,《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3.安云凤:《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卞利:《论明清时期徽商的法制观念》,《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陈伟明:《明清闽粤海商的海外贸易与经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6.陈伟明:《明清广州儒商的社会构成与商业经营》,《暨南学报》1999年第3期。
7.陈学文:《明清商人经营规范与职业道德的趋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8.陈学文:《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的先驱者——龙游商帮》,《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9.陈宝良:《明代的致富论——兼论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1.段江波:《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2.戴光中:《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帮的发展》,《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3.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14.范金民:《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15.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6.方志远:《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7.方立:《论明清商人对商业环境的改造》,《理论月刊》2000年第8期。
18.郭天昊:《论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及表现》,《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19.龚汝富:《中国古代商人的善德观与慈善事业》,《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0.高建立:《明清之际士商观念的转变与商人伦理道德精神的塑造》,《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21.高寿仙:《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2.侯杰:《明清时期的商人与儒家思想观念》,《南开学报》2000年第5期。
23.黄霖:《〈杜骗新书〉与晚明世风》,《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24.姜守鹏:《明清时期的国内市场》,《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25.刘如仲等:《明代南京的市民生活——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研析》,《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
26.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一种生活的艺术观——明清环境艺术设计与陈设思想简论》,《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
27.刘文峰:《明清山西商人与儒家文化》,《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8.李琳琦:《明清徽州商业社会中的教育特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9.邱绍雄:《儒商互补 理欲并重——试论中国商贾小说的特色和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0.马涛:《现代儒商论》,《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31.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2.王日根:《明清时期商业风险及其防范刍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33.王日根等:《明清福建商人与社会环境》,《福建论坛》1990年第3期。
34.吴海燕:《明清商人文化素质提高对经营活动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35.石忆邵:《明清时期中国商帮崛起的动力机制及地域分异特征》,《同济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6.童光东:《明清时期新安药店及其医药学作用》,《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1期。
37.徐晓望:《晚明福建与江浙的区域贸易》,《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8.余龙生:《简论明代江西商人的行商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9.阎广芬:《试论明清时期商人与教育的关系》,《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0.于运全:《明清商人经营活动趋向研究》,《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5期。
41.赵轶峰:《晚明北方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商业社会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2.赵轶峰:《晚明经济生活中的诈骗现象二则》,《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3.赵毅、张明富:《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4.张明富:《明清商人的商业行为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5.张明富:《明清商人的经营方式及特点》,《松辽学刊》1998年第1期。
46.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7.张明富:《明清徽州商人的经商之道》,《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48.张明富:《“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特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49.张海鹏:《论徽商经营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
50.张正明:《晋商王文素及其〈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
2.艾斐:《论“晋商”的开拓精神、经营方略与文化蕴涵》,《晋阳学刊》2001年第1期。
3.安云凤:《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4.卞利:《论明清时期徽商的法制观念》,《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陈伟明:《明清闽粤海商的海外贸易与经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6.陈伟明:《明清广州儒商的社会构成与商业经营》,《暨南学报》1999年第3期。
7.陈学文:《明清商人经营规范与职业道德的趋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8.陈学文:《中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的先驱者——龙游商帮》,《浙江学刊》2003年第2期。
9.陈宝良:《明代的致富论——兼论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0.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1.段江波:《明清商人伦理形成之内在冲突及其特征》,《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2.戴光中:《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帮的发展》,《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3.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14.范金民:《洞庭商人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手段》,《史学月刊》1996年第3期。
15.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6.方志远:《明清江右商的经营观念与投资方向》,《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7.方立:《论明清商人对商业环境的改造》,《理论月刊》2000年第8期。
18.郭天昊:《论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及表现》,《史学月刊》1997年第6期。
19.龚汝富:《中国古代商人的善德观与慈善事业》,《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0.高建立:《明清之际士商观念的转变与商人伦理道德精神的塑造》,《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
21.高寿仙:《从〈杜骗新书〉看晚明的商业经营与商业风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2.侯杰:《明清时期的商人与儒家思想观念》,《南开学报》2000年第5期。
23.黄霖:《〈杜骗新书〉与晚明世风》,《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24.姜守鹏:《明清时期的国内市场》,《史学集刊》1995年第2期。
25.刘如仲等:《明代南京的市民生活——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研析》,《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
26.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一种生活的艺术观——明清环境艺术设计与陈设思想简论》,《文艺研究》1998年第6期。
27.刘文峰:《明清山西商人与儒家文化》,《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8.李琳琦:《明清徽州商业社会中的教育特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9.邱绍雄:《儒商互补 理欲并重——试论中国商贾小说的特色和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0.马涛:《现代儒商论》,《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31.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32.王日根:《明清时期商业风险及其防范刍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
33.王日根等:《明清福建商人与社会环境》,《福建论坛》1990年第3期。
34.吴海燕:《明清商人文化素质提高对经营活动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35.石忆邵:《明清时期中国商帮崛起的动力机制及地域分异特征》,《同济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6.童光东:《明清时期新安药店及其医药学作用》,《中华医史杂志》1995年第1期。
37.徐晓望:《晚明福建与江浙的区域贸易》,《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8.余龙生:《简论明代江西商人的行商特色》,《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9.阎广芬:《试论明清时期商人与教育的关系》,《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0.于运全:《明清商人经营活动趋向研究》,《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5期。
41.赵轶峰:《晚明北方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商业社会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2.赵轶峰:《晚明经济生活中的诈骗现象二则》,《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3.赵毅、张明富:《传统文化与明清商人的经营之道》,《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4.张明富:《明清商人的商业行为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5.张明富:《明清商人的经营方式及特点》,《松辽学刊》1998年第1期。
46.张明富:《论明清商人文化的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47.张明富:《明清徽州商人的经商之道》,《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48.张明富:《“贾而好儒”并非徽商特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49.张海鹏:《论徽商经营文化》,《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
50.张正明:《晋商王文素及其〈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