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秦岭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

  从中国的历史看,秦岭是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的根本;从文化上看,秦岭更是所有中国人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人们反复歌咏这里的山水之美,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怀,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人们在这里认识和探索世界,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创造了居于世界最前列的古代农业文明。这里的宗教文化最有特色,是本土宗教——道教的发祥地,道教全真派的祖庭;是佛教进入中国形成中国佛教的中心,也是佛教八大宗派中六大宗派的祖庭;还是中国佛教东播朝韩、日本的起点;同时,这里还可以找到从隋唐时就已进入中国的基督教的踪影,当时称为“景教”。

  道教是在深厚的传说文化沃土中诞生的,它把深刻影响中国人思想的老子奉为教主,从而又影响了历代政治、文化和人们的思想。历史上,老子最后西行入秦来到终南山,在楼观台谈经论道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从这个意义上说,终南山楼观台可称为道教的最高祖庭。2012年3月1日,以楼观台宗圣宫——说经台中轴线为核心的道教文化区、化女泉景区、延生观景区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供奉道教神仙体系的道文化主题展示园区。新落成的道教文化景区,北起楼观大道,南依老子说经台,地势南高北低,建筑依山势而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道教文化景区各大殿内集中供奉了道教三清尊神、四大元帅、民俗众神及道教宗师等各路福神,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充分彰显了道源仙都的大道气魄。

  “隐士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隐士文化”是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终南山也是中国隐士文化的发源地。在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终南山隐士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如今,终南山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还存在隐修者的地方,现在长期居住在终南山的隐修者有数百人之多。

  东汉末年创立的五斗米教盛行于秦岭南麓的汉中、安康一带,张天师在这里创造了政教合一的地方割据政权,使道教得到很大发展。唐代道教成为国教,秦岭山上山下宫观、道士众多,政府设置了专门机构进行管理。中央政府不但自己花钱构筑宫观,如在终南楼观台建宗圣观,还诏令全国各州县建观。当时,著名道士孙思邈在秦岭太白山修道采药,成为医药学的一代宗师。宋末元初,王重阳在终南山下创立道教全真派,其弟子中全真七子影响极大。王重阳死后众弟子将他葬在终南山下户县的祖庵,这里成为一所著名道观——全真道祖庭重阳宫。

  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秦岭华山位列第四大洞天,是五岳中唯一入选的“三元极真洞天”。在三十六小洞天之中,仍有华山,称为“总仙洞天”,由真人惠车子统领。正因为华山得天地之灵气,到华山参玄修道的人特别多。北魏时寇谦之跟随“仙人”成公兴在华山修道,成为北天师道的开创者。北周时焦道广在华山云台峰隐居修道,周武帝曾亲自向他求教。唐玄宗的妹妹金仙公主,唐睿宗时的玉贞公主,都曾在华山修道。五代时高道陈抟在华山云台观隐居修道,留下了很多故事,后世称他为“陈抟老祖”。五代时刘海蟾弃官不做,到华山清修,成为著名道士。金元时全真教兴起,华山是全真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全真七子中的郝大通隐于华山,创建了全真华山派。丘处机创立的全真龙门派也在华山有活动。清初华山道士王常月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到北京,被聘为白云观方丈,曾奉旨三次开坛说戒,接收了千余名弟子,全真道在京师大振。华山至今仍有很多道观和道士从事宗教活动,这些道观在崇山峻岭和烟霞氤氲中成为华山的另一道风景。

  骊山老母殿是道教名观,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三峰之巅,据殿内现存《创修山路碑》记载,始建于秦代。骊山老母殿现存一通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竖立的《骊山老母授经碑》,记述了唐代著名道士李荃在骊山下偶遇骊山老母传授《皇帝阴符经》的经过。

  唐代少房山李荃,少时不求仕进,酷爱道家仙术。常云游天下名山大川,一日至中岳嵩山虎口岩,偶然得到了《黄帝阴符经》,如获至宝。他将经书带回家中,终日诵读,专心致志地抄写了上百遍,但始终不能明了经文的真义。于是,他跋涉西行,入秦访道。一日,李荃来到骊山脚下,在山下遇到一位神采飘逸、仙风道骨的老母,道旁一棵古树正在燃烧。老母闭着双目自言自语地说:“木生于火,祸发必克”。李荃听了感到很惊异,就问老母:“这是《皇帝阴符经》里的话,您何以言之?”老母答道:“我授此经三元六周甲子矣!”李荃听后立即执礼下拜。老母见他有虔诚之心,连忙扶他起来说:“你才是我真正的弟子。”老母坐在山石上,为李荃讲授《阴符经》,提纲挈领,点其要旨,深入浅出,一直从早晨讲到日暮。李荃聚精会神,毫无倦意地站在老母面前听讲,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自此,李荃杂念全消,立志入山修道,终于修成正果。

  ——《骊山老母授经碑》

  终南山也有很多道观,最著名的是周至楼观台。

  据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楼观,在县东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穆王为召幽逸之人,置为道院,相承至秦汉,皆有道士居之。晋惠帝时重置。其他旧有尹先生梅,因名梅观,唐初改名宗圣观。”文中所讲“道士”、“道院”虽非后来的出家道人和道教宫观,但此地为论道之地却历史久远。老子西行入秦在此论道,而这位先贤后来成为道教尊奉的教主,称太上老君;唐朝皇帝尊奉老子为先祖,封玄元皇帝。楼观台还留有很多遗迹和传说供人观摩、品味,是终南山著名的旅游胜地。

  佛教在秦岭更是留下了历史的辉煌灿烂和今日的盛世新生。佛教从汉时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至隋唐时臻于鼎盛并完成了中国化进程。

  秦岭少华山有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潜龙寺。

  潜龙寺高居山梁之上,据说“自汉明帝时有其寺”,和洛阳白马寺一样,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潜龙寺位于猕虎峪与白崖峪交汇处的蟠龙山顶,号称“关西第一禅林”。此寺屡毁屡建,现存主体为明清建筑,三进院落,前殿塑弥勒佛像及四大天王;中殿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正殿为三世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后院独立一殿,建于崖顶,供奉毗卢遮那佛。游潜龙寺可由猕虎峪登顶,巅顶有“龙脊”曲折行至山门约400米。院内有汉柏高挺,因年久中空生出一株槐树,人们谓之“柏抱槐”。寺右有一巨石状似卧虎,称卧云岩。最让人兴奋的是登上寺后院的毗卢殿,西望太华,远瞰黄河,关中沃野尽在图画中。

  秦岭骊山有见证女皇武则天历史的庆山寺。庆山寺遗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距西安市中心30千米,距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约4000米处,是武则天时期建立的著名皇家寺院。庆山寺原名“灵岩寺”,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十月的一天,“大风雨、震电,有山涌出,高二十丈。有池,周三百亩,池中有龙凤之形、禾麦之异,武后以为休应(吉兆),名为庆山,故改县为庆山县。”并且降旨于山上修筑两座大佛寺,一为宝云寺,一为庆山寺。取名庆山寺的意思为“上天为庆贺皇帝而涌出小山”,其实这种现象是由地震滑坡所造成。

  庆山寺由修建大明宫的工匠们按照皇家佛寺规格进行建设。寺内修建地宫,精雕细刻,并精制出了汉白玉浮雕彩绘阿育王塔,精心打造出专门珍藏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金棺银椁。地宫上面按照盛放舍利的规定修建舍利宝塔。很快,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在庆山之上拔地而起。三年以后,武则天登基称帝,建立大周政权,改元为天授,即天授君权之意,并将四尊塑像送进庆山寺,即她入宫时的像、在太宗时的才人像、当高宗皇后的行辇像以及当皇帝的坐像,还送来自己最精美的蹙金绣夹裙作为供物。

  一时间,庆山寺高僧云集,香烟袅袅,磬钹、木鱼之声不绝于耳,成为京都长安东面最重要的皇家寺院,形成了大周年间皇家寺院“东庆山、西法门”的遥相呼应之势。

  庆山寺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重修,唐德宗时将庆山寺改名为护国寺,至武宗会昌法难时此寺被毁。在唐代韦述《两京新记》、宋代宋敏求《长安志》和清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等书中,均找不到关于庆山寺的任何记载。

  1985年5月5日中午12时许,临潼新丰镇砖瓦厂工人跟往常一样在凤凰原取土制砖,发现一个破了一角的地宫。后来从庆山寺地宫出土13枚佛陀舍利、释迦如来佛舍利宝帐一座、金棺银椁、珠宝、青铜佛像、上方舍利塔碑、唐三彩狮子、虎腿兽面衔环铜香炉、西周青铜器利簋、人面铜壶、陶瓷、字画等100多件文物。此次发现的“珍珠状碎身舍利”,据说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佛祖舍利,极为罕见。

  庆山寺的辉煌,只有几十年的光景,它在瞬间光芒万丈,又在瞬间悄无声息。这主要和武则天的特殊时代分不开。

  秦岭终南山有中国最早、最大的佛经译场——草堂寺。

  草堂寺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位于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草堂镇草堂营村,东临沣水,南对终南山。现存草堂寺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的一部分,寺院内宗教色彩浓郁,古建雄伟壮观,总体布局庄严优美,修竹掩红墙,苍松映朱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游览题咏之地。

  草堂寺虽然不大,名气却不小。著名的“关中八景”中,“草堂烟雾”是其中一景。此景说的是草堂寺有一口经常冒着烟雾的井,过去人们觉得稀奇,其实这种现象是地热原因造成的。草堂寺依山傍水,周围竹树茂密,稻田棋布,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草堂寺名播天下,还因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佛教经典的翻译过程中,草堂寺是著名的翻译道场。公元401年,来自西域龟兹国高僧鸠摩罗什被秦主姚兴迎入长安,不久即长期住在草堂寺译经弘法。鸠摩罗什和他的弟子们翻译了74部佛经,名列五大佛经翻译家之首,草堂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立译经场。鸠摩罗什在草堂寺去世,他的舍利塔也在草堂寺。

  草堂寺还是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的祖庭。鸠摩罗什在草堂寺首次将三论译介入中土,他的弟子僧肇、僧睿和昙影明确以“三论”为主旨弘法,汉地三论学说肇始于此。三论宗实际创立者吉藏大师也宣称以“什、肇”为“玄宗之始”,草堂寺自然是三论宗的祖庭。三论指《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吉藏均为之注疏。鸠摩罗什弟子众多,号称三千,杰出者有“十哲”,其中又有“八俊”、“四圣”的说法,影响很大。三论宗后来东传高丽、日本,名播海外。

  草堂寺在终南圭峰山脚下,山上和它遥相呼应的还有一座著名的寺院,那就是圭峰禅寺。圭峰是进入太平峪不远的一座山峰,因形似玉圭而得名。唐代著名高僧宗密定慧禅师在此寺布道说法,被唐人称为是“释迦如来三十九代法孙”。圭峰定慧禅师以华严为宗,是华严宗的五祖。圭峰地处终南浅山,一峰突起,太平河环绕,自古就是一处风景名胜,户县十景中就有“圭峰夜月”一景。

  秦岭终南山有中国最早的观音道场——南五台。

  南五台位于长安区东部五台乡,又称五台山,南五台之名是因为药王山(在今铜川市耀州区)有北五台。所谓五台是指5个著名山峰顶的平台,它们分别是观音台、灵应台、舍身台、文殊台和普贤台。此外,五台山水奇胜处多不胜数,佛寺、茅篷遍布山中,达100多处;道观也很多。植物品种极为丰富,有1000多种,甚至有三叠纪生成的榝椤树和石炭纪的瓶儿小草等。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在国内罕有匹敌者,它是皇家钦定的观音道场,比普陀山要早300多年。隋唐以来,这里高僧辈出,佛寺香火鼎盛,是长安城内百姓礼佛的必访之地。直到近代,号称佛教净土宗十三祖的印光法师在南五台圆觉茅庵(大茅篷)受戒出家,最后成为一代宗师。虚云老和尚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46岁)来到终南山,“至南五台,晤觉朗、冶开、法忍、体安、法性诸上人,在此结茅庵,留予同住。法忍住老虎窝,冶开居捨龙椿,法性住湘子洞,予与觉朗、体安同住大茅蓬。”光绪十三年(1887年),他又说:“以上两年余,在南五台茅蓬,与众师同参究,甚有饶益。”印光和虚云都是近代大师级的高僧,都曾在五台山修行。

  南五台有很多著名的佛寺,其中尤以弥陀寺、圣寿寺、胜宝泉、紫竹林、西林寺(大茅蓬)最为知名。佛寺和山水融为一体,山水便有了灵性;有灵性的山水会使人洗去种种烦恼,回归大自然纯洁的怀抱。比如弥陀寺的古玉兰,大概已有千年树龄,花开时节仍是光辉灿烂,在寂静的山寺之中与世无争。

  弥陀寺位于山根,交通相对方便,却免不了俗世纷争。1943年,蒋介石在黄埔召开军事会议时来过此寺。1944年,国民党代表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共代表林伯渠、吴玉章在此寺举行秘密会谈,商讨抗日事宜。

  圣寿寺位于南五台塔寺沟,始建于隋代,为“应身大士塔院”,唐代大历年间称南五台圣寿寺。寺内有七级正方形楼阁式砖塔,为隋代所建,塔高26米,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寺东松林有“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影堂”。圣寿寺背依送灯台,下临一弯溪流,三面峰环如屏,风景绝佳。

  紫竹林亦为历史悠远之古刹。民国著名居士傅增湘说:“此寺斩崖构宇,门外地不盈丈,凭栏下瞰,幽壑深窅。”紫竹林为禅宗的临济宗正源,历史已远。后经当代高僧常明扩建,已渐显规模。

  西林寺即大茅蓬,位于后山的悬崖峭壁之间,为僧人的清修之地,极为幽静。此处古木、奇松、怪石、翠竹如画,正应了寺里的一副对联: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在南五台的白云翠竹之间,现代仍有一些人在这里参研佛法,有人称他们为空谷幽兰。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过去的故事,但他们对终南山却很满意,虽然山中的生活照世人看来极为清苦。

  秦岭终南山有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六大宗派祖庭。

  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位于西安市曲江池畔。大慈恩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为首任住持,并创立唯识宗,这里成为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是闻名世界的佛教寺院。

  玄奘圆寂之后葬在白鹿原,后迁葬于樊川凤栖原北岗,造塔建寺,即护国兴教寺。因此,护国兴教寺也是唯识宗的祖庭。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在西安市长安区南,距离山口只有数千米。这里是净土宗二祖善导圆寂后的墓塔所在地,唐中宗诏令在此建舍利塔供养,后发展成寺院。

  密宗祖庭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市城南,始建于晋,初称尊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扩建,更名大兴善寺。唐玄宗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密宗,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被尊为密宗祖庭。此外,密宗高僧惠果住持青龙寺,传日本入唐求法僧人空海,空海回国后创立真言宗,信徒极多,至今不衰。因此,青龙寺也被称为密宗祖庭。

  律宗祖庭净业寺、丰德寺都在终南山沣峪口之内,所以律宗又被称为南山宗。净业寺、丰德寺始建于隋,极盛于唐。初祖道宣在此完善和创立了佛教立法,影响极大。

  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位于终南山下的少陵原上,唐朝高僧杜顺在此创立华严宗。杜顺的三传、四传弟子曾享有“华严宗大师”、“镇国大师”及“国师”等皇家给予的称号。华严寺住持过全国佛教法事,曾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此外,中国佛教还有一个重要宗派三阶教,其祖庭百塔寺也在终南山。

  随着我国社会法制的完善、宗教政策的落实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佛教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一些位于终南山上的佛寺得到重建和扩建,如净业寺、丰德寺、华严寺、至相寺、观音禅寺、大秦寺、卧佛寺、法华寺、极乐寺、大悲寺等;一些位于终南山下的佛寺也纷纷旧貌换新颜,如香积寺、兴教寺、慈恩寺、兴善寺、青龙寺、卧龙寺、广仁寺等。佛寺里香火鼎盛,呈现出一派祥和的社会风貌。

出处: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