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宁陕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8°02′~108°14′、北纬33°30′~33°44′之间,总面积25485公顷。

  天华山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要对象,区内最高海拔2964米,最低海拔732米,相对高差1200多米。这里山峰突兀,万壑争流;丛林密布,异兽逐踪;繁花掩映,百鸟争鸣。山、林、石、瀑,雄奇、险秀、宁静,成为国宝大熊猫繁衍生息的“世外桃源”。

  天华山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经由加里东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随着秦岭山脉的不断隆起,使之形成高大的断块山地。在地形、气候、生物、母质等成土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土壤有6个土类,15个亚类,森林植被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分布规律。

  天华山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为主。森林植被自下而上有松栎林带、松桦林带、针叶林带,是秦岭南坡具有典型代表的天然生物基因库,森林覆盖率为91%。据调查,区内有种子植物86科、239属、700余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红豆杉、太白红杉、大果青杆、秦岭冷杉等43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有鹅耳枥、反萼银连花、秦岭花楸等10余种,珍贵药用植物有天麻、杜仲、黄连、灵芝、猪苓、菖蒲等数十种。由于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边缘地带,成为华北、华中、华东、华西等地植物的交汇过渡地带,所以植物起源古老、区系复杂、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成为多种植物的汇集处。

  天华山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茂的森林资源,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据调查,区内有脊椎动物278种,其中爬行类33种,鸟类170种,兽类75种。受国家保护的Ⅰ级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羚牛、豹、云豹、金雕等8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熊、林麝、金猫、大鲵、斑羚、红腹角雉等26种。在溪水岸边是水獭、蛙类、大鲵等生活的地方;灌草丛中是三线石笼子、北草蜥、中华大蟾蜍和锦蛇、蝮蛇、乌稍蛇等活动的场所;浅山地区常是豹猫、斑羚、麂子、毛冠鹿、草兔出没的地方;中高山区又是羚牛、金丝猴、大熊猫、林麝、苏门羚的家园。在这里,不同森林环境中,生活着不同森林动物类群。森林既为各种动物提供了庇护、觅食、躲避、繁衍的良好场所,也为动物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作着有益贡献。

  漫步森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叶大荫浓的栎树林,头顶树荫蔽日,脚下落叶松软,鸟儿在林中鸣唱,花儿在路边微笑。生长在山麓、山坡、山梁、峰尖的栎类树种,无论坡度多么陡峭,土壤多么贫瘠,都是生机勃勃、蓊蓊郁郁。随着山形走势,或攀援于悬崖峭壁,或蔓延于重峦叠嶂,冬不畏严寒风雪,夏不惧酷暑烈日,并用那青翠欲滴的叶片为山林倾吐着清新,用那玲珑滚圆的干果为动物提供着丰富的食粮。有幸在这里还可见到黑熊、野猪、刺猬等动物取食干果的动人情景,聆听画眉、星鸦、灰喜鹊等鸟儿争鸣的盛况。与栎林共繁共荣的有五味子、猕猴桃、四照花、白玉兰、紫斑牡丹、荚蒾、忍冬、丁香等植物,它们有的张棚结帐,有的红果串串,有的花色艳丽,把山林装点成花的海洋。

  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所看到的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这里是松桦林带。那高大的红桦树皮红如朱,皮薄如纸,曙光初照,满林红光闪耀。油松、华山松苍翠碧绿,与桦树互惠互利。在这里常能见到大熊猫护仔上树、金丝猴攀树腾跃,以及林麝、苏门羚等动物奔欢逐踪的踪影。

  当来到海拔2600米以上的针叶林内,那墨绿苍劲的云杉、冷杉树形优美,冬夏郁郁葱葱,与金背杜鹃、峨嵋蔷薇、秦岭冷杉、大果青杆、太白红杉等结伴而生。我国特产的秦岭冷杉,高达25米以上,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它枝条平展而轮生,条形叶片披有深绿色光泽,叶背沿脉两侧有两条白色的气孔带。远远望去,树形轮层清晰,如婷婷翠楼,似座座尖塔,格外引人注目。在冷杉林的上部是太白红杉林,它是乔木树种分布的最上线。太白红杉树皮灰白,枝条柔软,细针绵绵,犹如美丽的仙女耸立于高山云雾之中,对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很短的生长期内完成抽稍、展叶、开花、结果的生长周期。金秋时节,枫叶显媚之时,它用带着“翅膀”的种子远走高飞,传宗接代。由于高山上风大,土壤瘠薄,气候严寒,其他树种都望而却步,唯有太白红杉抗强风、战严寒,成为独占裸岩地面的“领头人”。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太白红杉或干形弯曲,或生长缓慢,或树冠秃顶,或形成偏冠的“旗形”树,依然为山林演奏着生命的最强音。同时还与鳞桧、头花杜鹃、高山绣线菊等小灌木,及禾本科、莎草科、龙胆科等草本植物,共同为生活在这里的高山鼠兔、羚牛、领岩鹨、白顶溪鸲等鸟兽开辟着绿色家园。

  在森林环境的庇护下,保护区内还生长有多种多样的竹类植物,如巴山木竹、华桔竹、紫耳箭竹、阔叶箬竹、大箭竹、淡竹、刚竹等,使人眼花缭乱。这些不同竹类植物分布在不同地域范围,为大熊猫等草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区内峰峦叠峰,山体高大,地形复杂,登上峰顶,真可谓“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别有一番情趣。由于受造山运动的影响,该区山体多形成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峡谷以其雄伟、险秀、寂静、隐蔽的特点为世人所惊叹。

  由于岩体崩落,填塞溪谷,形成湍流飞瀑。瀑布是山水的结合,其形态、声态、动态别具一格,它常常形成飞泻千里、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的景象,自古就为无数人所折服。瀑布以其宏大的造型,磅礴的气概,咆哮的巨响,催人奋进,给人以勇敢、坚定、果断、健美等品质的陶冶。

  这里曾是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四亩地和新场一带尚留有红军抗日的宣传标语,可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在这里,旅游者还可领略到古山寨以及具有民俗风情的山区文化。

  2008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批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成为陕西省第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出处:

大秦岭:中国国家中央公园 / 谢伟主编.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