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院
作者: 刘兆英
向岳南趋十五里,入云台观。觅导于十方庵。由峪口入,两崖壁立,一溪中出,玉泉院当其左。
——《游太华山日记》(徐霞客)
云台观旧址位于现在的华山中学,古建筑多已不存。在南北朝时,云台观占地500亩,房屋千余间,是北周武帝经常光顾的地方。北周武帝是来看望华山道士焦道广并向他求教养生之术和治国之道的。焦道广在华山云台峰(北峰)修道多年,传说已炼成辟谷餐霞之功,能预知天下万事吉凶。北周武帝为焦道广在山下建云台观,成为一时之盛事。到了宋代,云台观仍为华山名胜,陈抟在此隐居修道40多年。明代徐霞客游华山时云台观还在,后来毁于战火,虽经多次重修,终于渐渐衰落。清乾隆时改为“云台书院”,后来成了华阴县学。民国时为“云台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迄今为“华山中学”,已无从寻觅旧日风景。
玉泉院原为宋代道士贾得升为其师陈抟修建的祠堂,因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也称希夷祠。希夷祠内有玉泉,相传唐代公主在华山修道时不慎将玉簪落入深井之中,却在山下源于此处的泉水中发现,故称玉泉。后来人们把山下这处园林胜景称为“玉泉院”。
院内西北角有一亭,名“无忧亭”。无忧亭是观览望远的好地方,据说登此亭可消解一切忧烦。院里还有一棵无忧树,股干虬曲,约有千岁,但仍枝叶繁茂。无忧树传为陈抟老祖手植,从不修剪,任其自由生长,故能无忧无虑,得“道法自然”之趣。无忧树西有“玄峡”,正是玉泉曾流经处。有一石洞,洞内有陈抟卧像一尊,洞为陈抟的弟子贾得升亲自开凿。有人说只要触摸石像的特定部位,就可解除自己身体对应部位的疾病,因此这里总是香火不断。玉泉院最重要的建筑是希夷祠,祠的前庭后殿,都有塑像,自然是一派道骨仙风。前庭有光绪帝书写的“古松万年”匾额,后殿有慈禧书写的“道崇清妙”匾额。殿前有一棵异树,只要用手一碰,整个树都会颤动,人叫“痒痒树”。
玉泉院依山而建,有一长廊相连。长廊上有72个窗户,依据《礼记·月令》精心设计了“七十二候”的变化图案。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得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出玉泉院,即可沿山道石阶登山。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