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诸神的圣殿
作者: 刘兆英

道教始创于东汉末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同时也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世界影响力。中国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其宗教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及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伟大贡献。道教诸神大都来自民族历史中的杰出人物,这和中国人浓厚的祖先崇拜情结有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强大自信。中国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善于从其他宗教吸收营养,到了全真道时期,甚至呈现出开放的兼容并蓄的特点,从而更加亲近民众,民众也乐意把道教视为自己的灵魂家园。
由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想象力,使道教拥有众多的神祇。比如人们认为万物有灵,这个“灵”就会有一个神与之对应,称为“神灵”。凡是对这个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最后也会走向神坛而统统被道教接纳。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而不是排斥性,佛教里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进入道教成为“慈航道人”;当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本土化后,象征道义的关公成为中国佛教的“伽蓝菩萨”。中华民族不但是勤劳的民族,也是善于思考的民族。早在8000多年前伏羲画八卦就标志着中国哲学发展到可观的阶段,掌握了一分为二的哲学分析方法,开始对宇宙进行本体和本质的探索。中国道教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就表达了宇宙的生成、发展变化和它给予人类的启示。
古楼观是中国道教中最重要的道观。这是因为道教中的最高神三清中的太清,即太上老君曾在此讲经,这个经便是《道德经》,它是道教的根本经典。这是古楼观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人们乐意到“楼观问道”的原因。从而使楼观成为“天下第一福地”,也成为“天下第一道观”。
古楼观历经2000多年风雨沧桑,兴废无常。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一个难得的机遇使古楼观焕然一新,使得现代人能够透过道教诸神的故事去亲近祖先的灵魂,从中领略中国道文化的真谛并获得心灵的升华。那种对宗教文化一概斥为“迷信”的做法已成为历史,人们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取舍。
古楼观由北向南以山门为中轴线展开,其地势亦由北向南渐高。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依次为灵官殿、真武殿、玉皇殿、三官殿、斗姆殿,最高处为三清殿。大殿两侧有配殿,位于西侧的配殿依次为三星殿、重阳殿、三皇殿、西王母殿,位于东侧的配殿依次为药王殿、天师殿、文昌殿。此外,在中轴线上还设置了象征三清境的三座牌坊式建筑,分别命名为太清门、上清门和玉清门。殿与殿之间还有许多室外雕塑艺术品。楼观虽古,其命唯新。现代仿古建筑因为有现代建筑科技是古人所不及的,因此,这座坐落于最多姿神奇的终南山下,堪称辉煌壮丽的道教宫观令人叹为观止。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