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女泉
作者: 刘兆英

化女泉在说经台西南约1.5公里的前东明村南,有两眼泉水,这里也有一个神仙老子的传说故事。
神话不是历史,但却藏着历史的影子;神话并不真实,但却曲折地反映着人们的真实愿望。很多真实的历史人物被神话,至少反映了人们对这些历史人物的重视、敬仰和崇拜,老子就是这样的历史人物。
唐人段成式在他的《酉阳杂俎》一书中,记录了人们对神仙老子的描述:
老君母曰玄妙玉女。天降玄黄,气如弹丸,入口而孕。凝神琼胎宫三千七百年,赤明开运,岁在甲子,诞于扶刀。盖天西那王国,郁寥山丹玄之阿。又曰老君有胎八十一年,剖左掖而生,生而白首。又曰:“青帝劫末,元气改运,托形于洪氏之胞。”又曰:“李母,本元君也。日精入口,吞而有孕,三色气绕身,五行兽卫形,如此七十二年而生陈国苦县赖乡涡水之阳、九井西李下。具三十六号,七十二名,又有九名,又千二百。”老君又曰九大上皇洞真第一君、大千法王、九灵老子、太上真人、天老玄中法师、上清太极真人、上景君等号。形长九尺,或曰二丈九尺。耳三门,又耳附连环,又耳无轮廓。眉如北斗,色绿,中有紫毛,长五寸。目方瞳,绿筋贯之,有紫光。鼻双柱,口方,齿数六八。颐若方丘,颊如横垅,龙颜金容,额三理,腹三志,顶三约把,十蹈五身,绿毛白血,顶有紫气。
宋人李昉撰《太平广记》,记录了一则老子和徐甲的故事:
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万钱。甲见老子出关游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以言老子。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子二百余年矣,唯计甲所应得直之多,许以女嫁甲。甲见女美,尤喜,遂通辞于尹喜。得辞大惊,乃见老子,老子问甲曰:“汝久应死,吾昔赁汝,为官卑家贫,无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语汝到安息国,固当以黄金计直还汝,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聚枯骨矣。喜知老子神人,能复使甲生,乃为甲叩头请命,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并执弟子之礼,具以长生之事授喜。喜又请教诫,老子语之五千言,喜退而书之,名曰《道德经》焉。
徐甲就是那个为老子牵牛放牛的人,在汉代的画像石上也有他的形象,就是在老子面前玩着风车的少年,但这个少年已经200多岁了。老子来到楼观,自然少不了徐甲。为了检验徐甲的修道诚心,老子把手杖插到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便有一个妙龄女子向徐甲走去,徐甲立即瞪大眼睛看着,不由自主上前搭讪。女子也不回避,还问徐甲是否有家室,表明自己是待嫁之身,只是父母爱财,只要多送彩礼就行。徐甲想起主人欠他工钱,于是就发生了徐甲讨薪事件。老子拔起手杖,女子消逝无踪,插杖处涌出两股清泉,人们称之化女泉。
徐甲爱美女是人性之常,修道是修神性,或者说要修掉人性才能得到神性。这类故事很多,无非是说神仙好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化女泉背靠的大山据说即是“五郡城”旧址。传五郡城周三里,由五兄弟共同经营,有五座城门分别出入。唐代时就有了,到了宋代时,已变成一座道观了。苏东坡曾到此游览,写下了一首《五郡城》诗:
古观正依林麓断,居民来就水泉甘。
乱溪赴渭争趋北,飞鸟迎山不复南。
羽客衣冠朝上象,野人香火祝春蚕。
……
现在五郡城以及苏东坡游览的道观都不见踪迹了,不知化女泉是否还能出水。但化女泉上现在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高塔,不远处是一座巍峨的宫殿建筑,还有一座美丽的仿古四合院,这是新开发的化女泉景区。说是景区现在却无景气,因为游客尚不多。
绕过景区向山里走,原来这里才有真正的风景!一排排一片片的梅李花开了,树下种的油菜开花了,再加蓝天白云,这时你坐在没有围墙的农家小院看远山,听犬吠鸟鸣,真是一种享受!这种梅李树枝干像梅树,花小而粉白,结果实,不像梅花只能观赏。周人在《诗经》里歌咏的“中南何有,有条有梅”的梅,应该是有果实可食用的梅,也就是眼前见到的梅李。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