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
作者: 刘兆英

石门在汉中市北17公里的秦岭山中,是褒斜栈道的南端出口。石门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最早用洞穿山体岩石的方法修筑道路。公元前300年的战国时期,秦人为了打通进军西南的道路,整修了金牛道,改扩建了能够通行车马的褒斜道,石门就位于褒河之侧的七盘山,是这条道路的南出口。秦之后,历代都有维修。而凿通石门则是东汉明帝永平四年(61)之事,距今快2000年了。
洞穿花岗岩体绝非易事,无论是青铜或铁器工具都无法使其屈服。于是,《易经》里的水、火之卦象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先用火烧岩石,后用水激之,岩石就会有一部分脱落下来,再锤击之,岩石则易碎。如此反复进行,一座高近4米,宽4米多,长近16米的隧道打通了。这是人类在2000年前创造的一个伟大工程,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华民族强大的意志力,可惜现在因为修了一个水库看不见了。这个遗憾或可通过现代科技得到弥补,十分期待石门隧道重见天日。
1972年,石门水库建成蓄水,摩崖石刻被凿下陈列在汉中市博物馆,石门隧道被淹没,但从老照片上还能一睹其风貌。
石门现在仍然是汉中的著名风景区,滚滚飞瀑如银河乍泻,山光水色两相宜。湖面碧水映着苍山蓝天,清风雕刻出层层波纹,也是一幅极美的山水画。
这些水大部分来自褒河,而褒河则以西周时诸侯国褒国而得名。褒国就是周幽王的妃子褒姒的故乡。褒姒则是大名人大美人,很多人把西周的灭亡归罪于这个女人,实在是一件历史冤案。离石门不远有一个褒河镇,据说这个古镇就是古褒国的所在地。古褒国已无处寻觅遗踪,但这里可以寻觅到另一位姓褒的美人——褒河鱼。褒河鱼肉嫩味鲜,令人终生难忘。
在秦岭山中,以“石门”命名的地方很多,多指两崖相对,一道中来。现在的汉中石门因修筑水库已失去了这种形势,却平添了几分开阔、大气,似乎并没有失掉什么。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