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
作者: 刘兆英
老君山在商洛市洛南县东北47公里处,距潼关只有43公里,处于秦岭南坡,因山有老君庙得名。一说老子入关后到洛河来访黄帝遗迹,看到此山幽美清净,遂隐居此地,留下种种传说。
老子为什么要入关?世人较少关注这个问题,只说老子要隐居。其实要隐居何地不可!以老迈之身,千里奔波,坐在牛背上未必舒服。他一定是有事而来,或为秦公礼请,或为友人相招,或为心有所系,并非寻访隐居之地或终老之所。
从庄子那里我们知道老子并非单骑而来,而是由弟子陪伴。老子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室史官,这可不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所能比拟的。史官是地位很高的官,王室的外交、内政、任免、昭告的文书起草、发布、保管都由史官负责,还有顾问、咨询之责,地位十分显赫。老子虽然退休,入关之事也必然朝野皆知,但是入关之后的事不见于记载,没有实证,人们只好猜想了。
司马迁说老子是楚人,现代就有人说老子文化代表楚文化,强调“河南鹿邑,老子故里”,都是想当然的想法。古人把老子与黄帝并称“黄老”,是非常恰当的说法。老子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正统,并且丰富发展了这种传统,把它提升到哲学层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并不是某个地域文化所能涵盖的。
老子是否来过老君山?他可能来过,没有人能否认这种可能;也可能没有来过,因为没有什么能证明他来过。老君庙能说明老子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这一点是公认的,无可置疑的。
来到老君山,自然会想到老子,想到老子入关。其实老子和秦岭的关系极深。老子生活、做官的洛阳在邙山,那是秦岭的分支,洛河也源于秦岭。如果老子死在终南,那他最后仍在秦岭的怀抱之中长眠。他的思想则和秦岭一样屹立到今天,和秦岭一样光芒四射。
出处:云横秦岭/刘兆英 著.--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