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速——子午道

  子午道是中国古代,特别是汉、唐两代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等地的一条重要通道。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作为古代山区人民在险要山岭中开凿的道路,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子午道呈南北走向,全长421公里,途经长安、宁陕、石泉,入汉中。北自长安子午镇入子午谷,进谷道,向西南越山入沣峪谷,沿沣峪河向南,经喂子坪、黑沟口、红岩子、千佛崖、鸡窝子,越秦岭主脉,经甘沟口进入宁陕。宁陕境内的子午道老路基本沿旬河和池河分布,向南经广货街、江口、沙坪、月河坪、古磉礅、太山庙、龙王、铁炉坝,再经石泉的云川、后池、青石、中池,至池河镇马池街折向西北,进入汉江谷地。南北朝时梁朝另开新路,道路南段略向西移,即自江口西南经旬阳坝、火地塘、老城、关口、狮子坝,越火地岭,经银杏坝,入铜钱峡,过饶峰至西乡子午镇,入汉中。

  子午道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早在3000多年前,当时的庸国,就通过子午道同商、周王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记载,庸国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后来师俗、史密又根据周天子的命令,联合南夷率师伐齐,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当时两国的信使和官员,就经常来往于子午道上。

  据《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秦末汉初,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立刘邦为汉王。“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据考,“杜南”即今长安县南,“蚀中”即子年道。当时,刘邦入汉中,几万人马行进在子午道上,那场面是极其壮观的,也可想象,当时的子午道已非羊肠小道。到了西汉末,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其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说明当时王莽还曾修筑过一次子午道。

  三国时,子午道成为魏蜀争夺的要道。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决心北攻曹魏,丞相司马魏延建议亲率精兵出子午道直捣长安,与诸葛亮出斜谷(今眉县西南)的主力相配合,共同夺取关中;太和四年(230)七月,魏大司马曹真率大军从子午道进攻汉中,因大雨三十日不止,各处山洪暴发,道路阻绝未果;魏景元四年(263),魏大举攻蜀时,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二万大军,分别从斜峪、骆峪、子午道直袭汉中,一举夺取成都,迫降刘禅;后来,桓温伐秦,亦曾遣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谷进军长安。

  到南北朝时,子午道又成为梁魏争夺的要道。梁将军王神念认为,旧道缘山避水,桥梁百数,多有损坏,乃别开新道,略向西移,线路与现在的西万公路大致相同。梁大宝三年(552)正月,西魏大将军宇文泰乘侯景乱梁,派大将军王雄率军出子午道,夺取梁的上津(今湖北勋西县西)、魏兴(今安康),东梁州(今安康)刺史李延哲兵败投降。

  唐代,子午道仍然是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由于山高谷深,地势险要,为确保都城长安的安全,子午道沿途设关建卡,自长安以南依次设石羊关、峡岭关、高关、腰岭关、五谷关、饶峰关等关卡。其中石羊关、峡岭关最为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天宝年间,杨贵妃喜食鲜荔枝,从四川涪陵进贡荔枝,日夜兼程,3天到达长安,送往临潼骊山华清宫,就是取路子午道。唐代诗人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诗,就是描写子午道送荔枝的情形,所以,历史上又把子午道称为“荔枝道”。杜甫诗曰:“忆昔南州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中,至今耆旧悲。”这首诗既阐述了子午道的长和险,又揭示了皇宫荒淫无度的生活。

  相传在宋代,杨门女将中的杨八姐曾领兵出子午旧道。宁陕境内的月河坪、太山庙、龙王等地的老百姓至今还传颂着有关杨八姐的“梳妆台”“胭脂坝”“金簪河”等动人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铁炉坝莲花村修公路时出土的一件铁质头盔,初步鉴定为宋代将士作战用的头盔,这是宁陕境内有关宋代历史的重要发现。从杨八姐的历史传说到出土的宋代头盔,可以证明子午道在宋代依然延用。

  明清时期,子午道更是成为军事要道。明代仅宁陕县境内的子午道沿线就修筑营城3座(江口、老城、关口新城),设塘汛20处。明朝中叶改五谷关为五郎关,此关是子午道上的第五道关隘,并设五郎坝巡检司,直隶西安府。明末,孙传庭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也曾派兵出子午谷,夺取南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于此设五郎厅。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起义军遍及川鄂陕三边,为保护省城西安,清仁宗准奏在五郎厅之五郎关口处筑城建镇,赐名“宁陕”,并设总兵署,派清将杨芳率兵6000余名驻守宁陕镇。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陈德才部亦由子午谷进攻西安。

  在历史的长河中,子午道以它博大的胸怀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如今,昔日的子午道上,已修成了宽敞平坦的210国道,而且成为连接川陕的重要道路。在群山之中,汽车轰鸣,日夜往来奔驰。俯瞰群山峡谷,时隐时现的曲折小径绕过座座山崖,穿过朦胧云雾,直向重峦叠嶂中飘去,那就是子午道的身影。

出处:

秦岭绿都 山水画卷:宁陕/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