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源地之一

 

  清初顾祖禹的军事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在总结汉中历史地理后写道:“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夫汉中关川陕之安危,立于南北者所必争也。”三国时期,曹魏在秦岭以北,蜀汉在益州巴蜀,汉中为曹操进攻刘备、魏灭蜀并吴的军事目标,也是刘备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两大集团在此相互争夺二三十年,战马仰天啸,烽火照天烧,无数英雄在这里操戈用武,发生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故事。《三国演义》120回中,有80回多次提到汉中。

  (一)定军山大战促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

  1.曹操征降张鲁进汉中

  东汉末年是群雄争斗的混乱时期,汉中是全国最安定的一块绿洲,汉中流行的五斗米道广施仁义,使很多流动人口来投。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平定陇右和陇西郡后,进一步图取益州,率十万军经甘肃徽县、陕西凤县进军汉中,五月开始攻打张鲁,准备取阳平关。张鲁在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设险固守,曹操攻了几个月毫无进展,一筹莫展。因曹操部属大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军粮将尽,又没后援,在准备撤退的关键时刻,没想到夏侯惇的部将高祚夜间迷路,进入了原始森林,惊扰了山林中数千只麇鹿,使其纷纷窜入横山筑城的张卫(张鲁之弟)营中,顷刻之间,营中一片混乱。曹操闻讯后灵机一动,立即传令各部乘机连夜攻打阳平关张卫营以及张鲁城。一时间,十万曹军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张鲁、张卫和大将杨任不知所措,结果,杨任被杀,张鲁、张卫及其家人连夜逃奔到今南郑县与四川巴中相交的米仓山“后城沿”。曹操迅速占领了阳平关、定军山、天荡山各隘口,率军进入南郑。十一月,曹操彻底平定汉中后,感念张鲁逃时未烧粮仓的善举,便遣使者招张鲁归降,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其五子皆封列侯”。建安二十年(215)十二月,曹操兴致勃勃从汉中班师回朝,临行前,恢复了“汉中郡”称谓。“迁夏侯渊为征西将军”,令其“统军镇守汉中,屯兵定军山、天荡山一带”,令“荡寇将军张郃,大将徐晃辅佐夏侯渊”,守阳平关等要隘。

  2.刘备征汉中,引发定军山大战

  汉中是益州的北大门,曹操征张鲁取汉中后,直接威胁着益州安全。建安二十二年(217),蜀军太守法正向刘备进谏说:“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遂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敌寇,尊奖王室;中可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刘备采纳其策,准备向汉中进军,为今后图取关中奠定基础。

  建安二十三年(218)春,刘备令军师诸葛亮留守成都,总理后方兵粮补给,自己亲率大军向汉中进兵,在阳平关与夏侯渊激战,夺取了阳平关。夏侯渊又向阳平关增兵意欲复夺,双方对峙,难决胜负,刘备给成都诸葛亮去信问计,同时要求增兵支援。诸葛亮迅速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派赵云、黄忠、法正等将帅支援刘备,并策划了一整套攻打定军山取胜汉中的策略。

  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沿山稍前行于定军山兴势作营,正面向定军山进军,步步为营,吸引魏军主力,另一方面派黄忠、法正偷袭,占领了定军山主峰西侧制高点。夏侯渊大怒,要与黄忠决一死战。法正给夏侯渊布下天罗地网,老黄忠静观势变,在魏军“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就地休息时,以法正在山上挥旗为号,黄忠率隐藏在半山腰树林中的士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冲下山来,锐不可当,魏军惊慌失措,一片混乱,夏侯渊在惊魂未定中被黄忠袭杀于定军山西侧。曹军大败,蜀军乘胜夺取了定军山。

  3.赵云一身是胆

  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闻夏侯渊被杀,汉中危在旦夕,便亲率大军十余万经褒斜道南征刘备,准备重整旗鼓,再夺定军山、阳平关,为夏侯渊报仇。刘备一看曹操大军压境,来势凶猛,便设险固守,于是双方各自扼险,终不交锋,作为持久之计。曹操在天荡山下的“米仓山”屯米“数千万囊”,备足物资,静观事变,等待时机向蜀军发起进攻。为了打破曹操这一计划,蜀将赵云、黄忠相约,各自带精兵偷袭曹营,火烧了天荡山曹军粮库,给曹操来了个釜底抽薪。赵云放火后从曹营撤回,不料被曹军发现,曹军大将张郃、徐晃等纷纷引军奋力杀来,将赵云团团围住,赵云不敢恋战,且战且走,见蜀将张著仍被曹军围困不能脱身,便冲入敌营救出张著。这时,曹操引军中主力前来救火,向赵云一路追杀过来,直扑蜀营。此时,沔阳长张翼正在赵云营内固守,营中兵少,见曹军追来,意欲闭营拒守。赵云回营便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埋伏好弩手”,他自己单枪匹马立于营门外。生性多疑的曹操来到营前,发现这里不见一兵一卒和旗帜,一片宁静,只见赵云一人,镇定自若,威风凛凛立于营门外,便觉得奇怪而不敢造次,只是勒马观望。良久,见赵云一脸杀气,毫无惧色,于是怀疑内有伏兵,下令部队迅速撤退。这时,赵云振臂一挥,营中顿时军鼓雷鸣,喊杀声震天,埋伏的蜀军纷纷以强弩射杀,曹军一片惊慌,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败逃驻地。次日,刘备到赵云军营视察昨日战情,称赞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并在营中庆功欢饮至日落,蜀军称赞赵云为“虎威将军”

  4.曹操杀杨修,退居汉中

  曹军失去阳平关、定军山,在天荡山粮草被烧后,又与蜀相持月余,时逢汉中雨水连绵不断,营帐积水尺余,将士苦不堪言,加之粮草将尽,又无法取胜,心中烦恼。这时夏侯惇来请示晚间口令,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考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夏侯惇不知鸡肋何意,见到主簿杨修便请教,杨修说:“鸡肋者,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魏王必定北还。”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后,曹操便以蛊惑军心之罪砍了杨修的头。这便是鸡肋的典故,此事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此后果然被迫退还长安,刘备遂平定汉中。曹操杀了杨修,修寝宫时,“树根伤尽出血”,第二年,即“王崩于洛阳”。

  5.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

  刘备占领汉中后,解除了益州北大门之忧患,还扩大了地盘和实力,直接造成对曹魏的威胁。同年七月,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等120人联名上表给汉朝廷,要尊刘备为“汉中王”。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无权批表文,曹操更不允许他的对手刘备当什么汉中王,所以后世便一直称“刘备自立汉中王”。刘备在今勉县旧州铺,“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刘备在汉中设坛称王,为后来建立蜀汉帝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三国鼎立彻底打开了局面。

  曹操和刘备定军山大战之后,不敢贸然攻蜀。次年(220)七月,曹操病故,十月,长子曹丕在洛阳代汉称帝,国号“魏”,改元“黄初”,称“魏文帝”,追封曹操为“武帝”。第二年(221)四月,蜀汉中王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改元“章武”,史称“蜀汉”。紧接着东吴孙权因惧刘备兴师为关羽报仇,也被迫向曹丕称臣,在公元222年被封为“吴王”,改元“黄武”。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改元“黄石”,后迁都建业。定军山之战,使曹操、刘备、孙权在政治和军事势力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成了三国的正式鼎立,结束了诸多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二)诸葛亮北伐

  “定军山下流铁马,黄沙镇上走木牛”,汉中成为蜀汉疆土之后,这块土地就成为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军事基地。

  北伐曹魏,是诸葛亮辅佐蜀汉建立统一基业的宏图大略,早在《隆中对》时就给刘备做了策划。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体现了孔明青年时期的政治军事卓见。而后刘备真的拥有了荆、益二州,关羽用兵襄樊让曹操差点准备迁都许昌,以避其锋芒。倘若荆州不失,孔明的预见将很有可能完全实现;当然,倘若荆州不失,孔明应该也不会一味地出兵祁山和陈仓争夺陇右了。

  章武三年(223)二月,刘备在白帝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召诸葛亮、李严等大臣交代后事,诸葛亮受命全权辅佐后主刘禅。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子;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诏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就有了必须全力以赴辅佐后主刘禅的责任和义务。

  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言简意赅,情真意切,表达了一代忠良为了蜀汉基业而忧国忧民的真实感情和北伐曹魏的信心。在安排好一应事务的基础上,诸葛亮亲率赵云、魏延、吴懿、邓芝、向朗、杨仪等十万大军进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定军山下沔水以北)作为军事基地,从此拉开了北伐曹魏的序幕。

  诸葛亮一到汉中就设置督农官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广农积谷”供给军食,因地制宜“开黄沙屯,休士劝农于黄沙”。在定军山“筑督军坛,教兵演武,推演八阵图”,改革制造了“十矢俱发”的连弩、扎马钉、木牛流马等。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伐曹魏,一次是防御。六次之中,有两次出祁山,有两次在陇山以西的甘肃境内,有两次在关中。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10万出斜谷道,驻扎五丈原一带,司马懿坚壁不出,隔渭河对峙。为长远计,蜀汉军队一边以流马运输军需,一边屯田保障粮草。但天不假年,此年八月,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蜀汉军队只好匆匆撤回汉中,从此结束了蜀汉北伐的历史。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他把一份深深的遗憾和一份完美的人格永远地留在了汉中。

  有人说诸葛亮用兵谨慎,多数情况下都想着出祁山,争陇右。蜀将魏延曾经建议以奇兵偷袭子午谷,但是诸葛亮并未采纳。其实诸葛亮真正出祁山只有两次,关羽失了荆州,夺取中原就不得不翻越秦岭而争夺陇右、关中了。诸葛武侯或许觉得既然正面交战已有胜算,而当时蜀国国力日蹙,就实在不愿意冒险出兵子午道了。

  (三)姜维出兵九伐中原

  诸葛亮天水收姜维,并对姜维有赞赏:“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已经阐明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道理,以及“然不伐贼,王业已亡,惟座待亡,孰与伐之”的形势。有关资料记载,姜维北伐交战多达数十次,一心想着兴复汉室,知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确实应该得到史书褒奖。其用兵谋略上西联羌氐,经营陇右,战绩上,在各种不利条件下面对强敌各有胜负,周旋有余,无愧于诸葛亮的赏识。但姜维有武侯之志,而才学逊于武侯,一个关键性的决策让他留下了“麻痹大意”的千古论断。

  魏国最后一次征蜀的时候兵分数路,而姜维屯田沓中,一时难以充分准备阻挡魏国的汹汹气势。或许他想到了诱敌深入,于是他撤去了武侯在汉中各个隘口的布置,死守剑门关。而魏将邓艾另辟蹊径,从阴平小路穿越了七百里的原始森林抵达江油,很快进兵绵竹,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拼死抵抗,最终兵败身亡,魏军直驱成都。

  三国时期,面对中国历史上自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之后,首次出现的国家分裂状态,面对社会的急剧变革,国家动乱不止,人民深受苦难。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呼唤着我们的前人为国家命运、社稷兴衰奔走呼号,奋起搏击。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群雄角逐、人才辈出的客观环境,形成了云蒸霞蔚、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中华有志之士斗智斗勇,各显其能,灿烂缤纷,从而使我们民族的思想、品格、精神、情操,发出绚丽的光华,夺目的异彩。这是三国文化魅力无穷的体现。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