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午子山的白皮松

  白皮松,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有明显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轮生,细长,斜展,形成塔形或伞形树冠。针叶着生在枝叶交替处的节状叶枕上,每根松针外围都有一层厚厚的角质层和一层蜡质外膜,这样就减少了松树身上水分的蒸发,保证了该树种在很早的环境下生存。幼树的皮光滑,呈灰绿色;老树的皮呈淡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枝干光滑,露出粉白色的树皮,内皮白褐相间,呈斑鳞状。种子球果,第二年秋季成熟,可食。

  白皮松树形美观,材质韧软,是良好的材用木,可供细木工用,它是中国特有的风景树种,近年来引种美国,为世界瞩目。

  西乡午子山早在南宋就种植有白皮松,现集中分布在海拔450~850米的山地,形成单优种群落。面积2500多亩,为亚洲现今保存面积最大的白皮松林群落,郁闭度0.6~0.9,树冠郁闭、浑圆,树皮斑驳,呈灰白色。个体胸径平均30~40厘米,粗者可达1米,高度一般为17米,在陡坡和裸岩陡崖上均有分布,只是树的高度较矮,树干弯曲,分枝较多,林下比较阴湿,在林缘处多见柏树丛生。

  进入午子山,登山路道两边白皮松披黛着翠,干枝斑驳美观,针叶短粗亮丽,千姿百态,随风摇曳。它们一年四季饱经风霜的洗礼,朝托闲云悠悠飘,暮迎仙鹤迟迟归,风来急,梳理那雷电风雨,演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松涛合鸣。

  走进密林深处,白皮松的枝干斑驳累累,千树万枝覆裹了一层迷彩服。主干壮硕粗大,经受风雨磨砺,树皮呈块状剥离,形同鱼鳞龟甲,呈现凹凸不平的斑块,皮面沁渗的银白素色,闪闪发光,漫山遍野。我欣赏白皮松独居幽处,随遇而安,顽强地生长在崖缝石隙的精神,它们姿态纷呈,伸屈自由,弯直随意,或虬枝斜逸,或屈曲婆娑,或姿态盘旋,千姿百态,情趣横生,但绝大多数挺拔耸立,表现出一些粗犷狂放,多了一些随意天然。在那沟壑交错纵横的山坡上,白皮松密密匝匝簇拥于险岭之侧,或漫山遍野,或拱护山顶颈部,与山浑然一体,枝叶均匀浓绿,一片葱茏。

  白皮松林,绿叶银针,郁郁葱葱,一片勃勃生机。阳光投射下的一道道光柱,立刻显露出昨夜无数蜘蛛工作后留下的网纹,随处可见奇花异草,听到有鸟儿鸣唱——这是城里人不能想到的天籁之音。

  千万株白皮松守护着道观,使道观笼罩着祥瑞神圣之气;道观也为白皮松平添一缕仙气,一分道骨。似乎每一棵松树都是一位恭立迎客的仙道,为千千万万个前来朝拜的香客、游人祈福。

出处:

汉中文化之旅/来文基,魏素娟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