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秦岭文献>大秦岭
秦岭——中华文明的福根 ——对一座自然山脉的人文解读

  一

  秦岭可以算作我们陕西人的福气,也可以算作中国人的福气。秦岭本身是一个地理标志,如果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划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中央山脉,它使得黄河和长江两个水域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界定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所以说它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在今天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有专家形象地说,中国的秦岭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洲的洛基山脉是上帝送给人类最美的三个礼物,因此,秦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秦岭山中无闲草,秦岭是一座巨大的自然宝库,其生物多样性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它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类异常丰富,并且它的生态保护得非常好。秦岭山中的四大国宝:朱鹮、羚牛、金丝猴、熊猫,都有大量的、良好的自然栖息地。这一方面说明秦岭还没有遭到人类工业化进程或者现代化进程的破坏或者毁灭,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它的保护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功不可没。朱鹮的发现和保护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例子。最初朱鹮被人们发现的时候只有七只,七只在动物学上算是灭绝了,但是,秦岭人民、陕西人民,秦岭山中的老百姓就像对待他们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呵护、保护着朱鹮,他们将朱鹮视为“东方的宝石”,视为吉祥鸟。他们在秦岭山野的农田里,不施化肥,不施农药,宁可自己粮食减产也要让这个物种保存下来。经过十年,已经濒临灭绝的朱鹮,由于人类的不懈努力,终于生存下来,现在已成为拥有量上千只的种群,而且成为中国的友好使者,被送到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
  秦岭养育了我们陕西人民,养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的百姓,它还给中华民族贡献出了无数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因此我们在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今天,就不能不关注身边的秦岭,包括它的自然生态,我们把它视为珍稀动植物的一个家园,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人类保护生态的一个象征,一个符号。我们要感谢它,更要爱护它,珍惜它。
  秦岭赋予了人类很多的资源,而且是慷慨无私的付出,那么,作为人类,现在对自然的认识应当提升一步,不能再持以往那种单纯的征服自然的观点。我们应当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感恩自然、回馈自然。因此,我们的八集纪录片《大秦岭》中就有一集《感恩秦岭》。“感恩秦岭”,感恩它的什么呢?感恩它巨大山脉中茂密的原始森林,感恩它奉献出的由涓涓细流所汇涌而成的汉江、嘉陵江、丹江,感恩它赋予我们所熟知的七十二峪,使得我们陕西人民、西安人民能喝上非常优质的纯净水。同时,我们国家跨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中路水源主要也来自于秦岭,翻过秦岭主脉、亚洲最长的公路、铁路隧道后,大家抬眼就可以看到秦岭青山上竖立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巨幅标语。
  如此重要的一座巨大山脉,我们责无旁贷,要提高它的知名度,而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就是要认识到这条山脉的重要性,让大家更好地呵护它、保护它、管护它、珍惜它。
  二
  我们认为,虽然秦岭在陕西,但是它又不仅仅属于陕西,它应该属于全国甚至全人类。
  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横向坐标和未来的纵向坐标来认识和解读这座山脉,在这样一个坐标体系中,把它的内涵挖掘出来。因此,我们不仅采访了陕西的专家、学者,也采访了全国乃至国际上各个领域、不同方面的顶级专家、学者,我们就是要把陕西、把秦岭放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坐标体系和整个人类的大视野中去解读、去表现。
  把秦岭作为拍摄对象,首要问题就是应该怎样给秦岭定位。
  大家知道,中国有众多的名山大川,各个地方的人都会把自己家乡的大山称作最美的山,把从自己家乡流过的河流称为母亲河,这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一种热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在当今世界,这应该说是最弥足珍贵的思想。
  具体到秦岭,我们应该怎样给它定位呢?大家知道,嵩山因为少林寺而出名,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峨眉、五台、九华,各有各的定位。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从文明的角度来审视,应该说,秦岭是中华文明基因埋藏得最深、渗透得最广泛、表现得最顽强的一座山脉,它跟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紧密相连。就拿秦岭东部的华山来说,在五岳之中海拔是最高的,《山海经》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中还把它称为通天柱或生命之树“建木”,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名字——“华”字就来自于这座如莲花般开放的山峰。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华山脚下的华县泉护村发现了一系列典型的仰韶时期花卉图案彩陶,应该说在这里找到了华夏族名称最早来源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中华文明六大起源区域”说中,最主要的一块区域就是从宝鸡一直延伸到伊洛之间的八百里秦川之地,也就是说我们的文明基本就是沿着秦岭北簏这一线而展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灿烂、最辉煌的王朝——周、秦、汉、唐,毫无疑问都是在秦岭的注视下崛起。因此,秦岭这座山脉中就埋藏着中华民族最深邃的文化基因,也就是中华民族的DNA。
  我们认为,若不给秦岭如此定位,是难以准确揭示秦岭的重要性的。而且,我们的纪录片中采访的101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秦岭或是从地理、或是从历史、或是从自然、或是从动物学、或是从植物学,甚至从文化史、思想史等任何一个角度来谈,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秦岭应该是中华文明高度的象征和符号。
  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主要古老文明,就会发现,中华文明的特征太突出,并且值得我们骄傲。不同专家、不同学者在总结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几大原因时,尽管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是最基本的观点是一致的。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华裔历史学家何炳棣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首先是因为农耕文明,其次是汉字的统一,第三是宗法关系,也有人认为第三点是中医药或者其他原因。无论哪三点,农耕文明和汉字统一这两点几乎所有的研究专家,包括西方的汉学家都一致认同。而这两点主要的原因恰恰就落在我们的秦岭脚下。这条绵延不绝的庞大山系,对古代文明、农耕文明作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读唐诗,就能和那个最值得骄傲时代的伟大诗人们共同感受那充满魅力的南山,比如王维的《终南山》诗,首句就劈面而来,描写秦岭的雄奇与雄伟:“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你看,他开始就是一个自下而上仰望的视线,接着又是由近而远再到无限远的眺望,这是多么大的气派!日本京都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学者合川康三用了一句“庞大的存在感”来说明秦岭在唐代诗人心目中的地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秦能统一六国,其军事实力、变革变法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它拥有强大的农耕文明的支撑。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能统一六国,黄仁宇先生认为“灭六国者,非秦之兵力也,乃秦之农耕也”。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秦统一之后,做了很多制度上的革新,尤其是书同文、车同轨,使得我们整个文明的进程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秦岭南麓,还长眠着纸的发明者蔡伦,由此我们联想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纸,虽然那时还是用树皮做成的非常粗糙的书写载体,但它同样使得文明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当中国蔡伦发明纸的时候,欧洲人还在羊皮上写字,后来经过战争和文明的交融冲突,造纸术才逐步传播到西方。
  当然,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还有其巨大的包容能力。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发现,秦岭用单一的一个主题是没办法归纳的。它是自然的,因为山体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自然和人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像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它的文化,它的文明是在儒、释、道三种文化交织、包容、吸纳中发展、延续下来的。在纪录片的拍摄采访中,很多专家都谈到这个观点。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文明,像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甚至南美的玛雅文明,曾经很辉煌很灿烂,但是不久就中断了,而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巨大的包容力,儒、释、道的互相补充,使得我们的文明不断向前发展,而不至于在某一个阶段因为某一种文化的偏激戛然而止。
  所以,我们这部纪录片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风光山水,还要蕴含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
  三
  《大秦岭》这部纪录片,总体的风格平实、朴素、大气,我们不做过多的花里胡哨的包装,不用太多的3D技术,因为那样很容易陷入所谓的新技术主义的陷阱之中。秦岭本身就是一座朴素的大山,所以要朴朴实实地去表现它,因为它自身的魅力已足够丰富。这是第一点。
  第二,《大秦岭》是作为精品工程项目来做的,因此,我们用了最好的设备、精英团队和一流的总编导来打造,宏大叙事和细节诉说相结合,让这部片子尽量雅俗共赏。虽然它是一部带有政论色彩的纪录片,但是我们尽量平和地、非常朴实地去表现,让它像自然打开的一幅山水画,而不是枯燥地给大家宣讲,让老百姓易于接受,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诉求。
  《大秦岭》片头歌曲中所运用的“联句诗”,可以说匠心独运。虽然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联句诗并非没有,还专门有一个名称——“柏梁体”,但是出现在我们的片头音乐中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在诗歌的历史上,唐诗是我们的骄傲,唐诗所营造的那种艺术氛围和意境,后人也只能揣摩其中之一二。我们想通过集纳唐诗中表现秦岭的句子,把它用现代的音乐谱曲的方法,作以全新的诠释,这是贯通古今的一种想法,在这个形式中我们进一步尝试让现代人体会唐代诗人对秦岭的那种吟诵,像“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等等,让伟大诗人的诗句能够在我们的纪录片中和今人进行一次沟通、对话。
  这次我们对秦岭的表现,应该说是全方位的,而且和中央台联手,把《大秦岭》放在央视10套的黄金栏目《探索·发现》中播出,放在国家电视台这样一个平台上,既替陕西人民宣传了秦岭,也向全国人民介绍了秦岭。毕竟秦岭是一座非常有魅力的、有内涵的、有价值的山系。

 

出处:

大秦岭/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陕西电视台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