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谢村桥的传说
责任者: 张世新主编
洋县的前身叫“洋洲”,始建置于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因“洋以川名,旧治在西乡祥河之上,祥河之川为祥川,其后改祥为洋,故名洋县。”
洋县“谢村桥牌”黄酒,全国知名。据传三国时诸葛亮激励将士战胜曹魏大军的就是这种酒。而谢村的得名,却和酒厂旁的一座石桥——谢村桥有关。它原名“谢孙桥”,为啥叫这名呢?这里流传一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对不孝夫妻,他们生活很富裕,却嫌80岁的老父亲是累赘,合伙想着丢弃老人。一天晚上,他俩趁天黑老父亲和儿子睡着,用一只大草筐,把老父亲敢在里面,想抬到一条很远的沟边撂下去。这时,只听身后喊道:“爸爸,妈妈,你们千万别把那草筐丢下去,留着以后还有用呢!”夫妻俩吓了一跳,一看是自己的儿子,忙问道:“儿呀,留这筐子干啥?”儿子说:“等以后你们老了,我也象你们抬爷爷这样把你们往沟里撂!”他俩一听,赶忙搀起老人回家,彼此孝敬非常。
老人后来活了一百多岁,为感谢孙子,就从那以后每天拾一块石头,到临死前请石匠用这些石头修了一座桥,命名“谢孙桥”,后来听转音了,就传为现在的“谢村桥”。
出处:三秦采风: 陕西景观风俗方言小吃故事集 / 张世新主编.-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鲁迅图书馆,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