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我为何去辅仁中学任教

责任者: 王金义


    1949年,我在宁强县中教书,这年暑假,封云同志从城固回到宁强县城。有一天他来到我家,征询我对局势的看法,我对他说:“国民党倒行逆施,背离人心,只有失败,别无他途。”他又问我对共产党有何看法。我说:“听人家说共产党很得人心,讲民主,主张进步,重用人才,国家有希望,人民有前途。”他说:“你很有见解。”他随之又接着说:“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党,国民党是祸国殃民的党。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重视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看重知识分子,大家有事做,人人有饭吃。将来全国解放了,祖国建设需用大批人才,我介绍你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从事地下活动,你是否愿意参加?”我说:“参加革命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接着他又对我说:“地下革命工作可要绝对保密,不能对任何人讲,就是自己的父母、妻子也不能泄露。我介绍你参加组织,只能你我知道,互相联系,这叫做单线发展,单线联系,千万不能让其他的人知道。宁强西路魏辅唐是一支很有势力的地方武装,人员枪支都很多,如果策动他起义,将给解放大军南下创造有利条件。那里辅仁中学校长刘甲三先生,为人正直,思想进步,在魏辅唐的心目中很受重视,你要依靠刘先生的社会声望,见机行事,做魏辅唐的策反工作。”当我应允后,便于旧历七月初三由刘鼎铨同志(刘甲三的堂弟,事前刘先生给鼎铨写的有信)护送,便从县城出发去青木川了。
    在青木川中学任教期间,我一直遵照组织决定,保守机密,未给任何人讲过我的身份。我自认自己年纪尚轻,缺乏经验,在魏的心目中不是他推心置腹之人。直接与他面谈,恐对革命工作不利,时刻记住组织的嘱咐,以教师工作为掩护,利用刘甲三先生的社会影响,来实现党的策反主张,给魏辅唐做思想工作。当我个人与刘甲三先生接触时,我曾对他说:“国民党热衷内战,背离民心,摇摇欲坠,灭在旦夕,能动员魏辅唐起义,枪口对蒋,也算我们对革命贡献了一点应尽的力量。”刘先生对魏辅唐进行了实事求是地分析后说:“魏辅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伙人,包括他周围的一些有姻亲关系的地主武装,要这些人都跟他走,还需他去给这些人做工作。如果他的那伙人中有一个翻脸不认人,就会坏事的。况且魏目前还顾虑重重,思想比较顽固,这是他的阶级本性所限。要动员他马上枪口对蒋,树立革命旗帜,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因为国民党的爪牙还不少,经常派人包围他。只要他答应不暴露我们,不持枪抵抗解放军,不跟国民党军队逃跑,保卫好地方,农民能安心生产,他的军队能等待受编也就不容易了。”又一次我问刘先生:“魏总队长手下的第一大队长罗光华,此人与魏的关系怎样?兵权是否在他手中?”刘先生说:“罗光华为人比较忠厚,魏辅唐很信任他,但此人一来缺乏政治见解,二来缺乏实际带兵打仗的能力。况且魏辅唐的兵权比较分散,没有集中在某一个大队长的手里。”根据刘先生的分析,我们当时采取的步骤是:一方面让刘先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与魏辅唐私人接触,经常给他分析战局,指明国民党政府的前途只能落个被川北、川东、川南三路解放大军围歼在蜀中的结局,又用党的立功受奖政策晓之以理,劝魏再不能跟蒋介石跑了,跑下去是没有好下场的,让他千万不能听从国民党特务的摆布,应听我们的劝告;另一方面,我们又利用小学同学关系与魏的参谋长赵笃初多次密谈,让他从侧面对魏做些起义策动。
    1949年的阳历11月初,黎民觉先生化装成一个买木耳的商人从四川成都来到了青木川。通过交谈,知道他是专程来做魏辅唐的策反工作的,这真使我们喜出望外,觉得做这一工作,又增添了一个很大的力量。刘甲三先生当时对我介绍说:民觉带过兵,打过仗,曾在冯玉祥部队任过旅长,一直反对蒋介石,思想很进步。”过去我在汉中上学时,就认识黎先生,但不十分熟悉。这次他来到青木川,住在辅仁中学,与我们朝夕相处,同桌吃饭,很能谈得来,彼此感到十分亲切。有一次白崇禧部下的一位操甘肃口音的旅长(姓名记不起了)带了七八个副官来青木川拉拢魏辅唐,企图长期埋伏,伺机顽抗,妄图利用魏的兵力阻击南下的解放军。当时,魏辅唐设宴为此人接风,并请刘先生、黎先生、李炳盛老师和我赴宴作陪。这位国民党旅长声称要魏辅唐和他认成干亲家(即魏辅唐的儿子拜寄给他),企图在青木川长期隐蔽,东山再起。我们示意魏辅唐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干亲家可以,搞别的不行,更不能让他潜伏下来,左右兵权,贻害地方。因此,那位旅长呆了不多久,便离开了青木川。
    国民党的骑兵第二旅进驻青木川街道不久,我等便建议魏辅唐与其搞好关系,要求他们对地方不侵扰,对农民生产不破坏,对商贾买卖不干预。并请外地串乡的秦剧团在辅仁中学礼堂给其官兵演了一场戏,以表示友好。结果市面秩序尚好,农民照常生产,商贩安心买卖。有一天,辅仁中学来了两位下级军官,在一位老师的房里,拉二胡,唱京戏。我便去和他们一同唱并闲聊,通过接触交谈,了解该部队的兵力部署[注],武器装备,特别是官兵士气。他们说话比较直率,流露厌恶内战,感到危在旦夕,前途渺茫,自身难保!
    青木川魏辅唐的这支地主武装,既被共产党重视,进步人士想争取在手,使它变成一支起义或投诚的部队,为解放大军南下入川开辟道路,同时,也被国民党看重,如白崇禧派人来;又如汉中十八绥靖区署和宁强县政府又相继派青帮头子姜森等人来。姜来到青木川后便张扬游说:上面委派他担任忠义救国军的总司令,要拉魏辅唐入伙。经我等建议,由刘甲三先生对魏分析说:“姜森是个封建把头,地方上的青帮头子,他没有什么政治远见,虽然有许多徒弟伙,但都是乌合之众,并没有什么枪枝弹药,只是国民党想利用他,给他一个空头衔,凭藉他散布在各处的徒弟伙,到处招摇撞骗.眼看就要树倒猢狲散了,他能起什么作用呢?你比他有力量,不能听他的。”姜森等虽然费尽心思,反复游说,见魏没什么表示,呆了很短时间便离去了。宁强刚一解放,魏辅唐就带着他的团队武装来县城接受整编,收到了预期的策反效果。这与刘、黎2位先生的胆识过人,多谋善断,不畏艰险的苦心动员和我等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
    [注]骑二旅共有4个团:甘肃省碧口一带驻扎1个团,姚渡一带1个团,秦家垭、青木川街、韩家垭1个团,玉泉坝、广坪、安乐河1个团。
    (原栽《宁强文史资料》第5辑)
    青木川旧楹联
    深院风和,燕雀相贺;
    高斋日丽,麟凤时来。

出处:羌州古镇青木川/孙启祥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