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陕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黑山的传说

责任者: 郭彦强 王正云主编


    驼山、红山、黑山环绕榆林古城,古人誉其为“三山拱翠”。
    黑山位于榆林古城的西边,是一座黑炉土堆积而成的山。黑山下原来水甘草茂,绿树成阴,真是一块好地方。据说当年大夏国皇帝赫连勃勃攻取长安后,不愿在长安建都,仍回到统万城,他经常到这一带打猎游玩,欣赏美景,赞扬这块地方说:“多好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我从南到北走了那么多的地方,也没见有这么好的景色。”
    说起黑山,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位将军,奉命率兵镇守长城线上这个军事据点黑山营。这位将军文武全才,每战必胜,敌军听到他的大名就怕得退避三舍。他的部下军纪严明,对边民秋毫无犯,百姓安居乐业。黑山下真是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敌人看到将军把这里治理得这么好,真是恨得咬牙切齿,直想一口吞掉这块地方,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有一年,因中原皇帝昏庸,文武不和,起了内讧。敌人见时机已成熟,就乘机集中了多于将军十几倍的兵力进攻黑山,包围子黑山营。将军率领将士冲杀多次,都因敌众我寡,没有打退敌人,只好坚守营寨,等待救兵。可是满朝文武,都在争权夺利,自顾不暇,谁还管黑山将士的死活。敌我双方相持了两个多月,黑山营的情况越来越危急。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危急关头,将军依然是镇定自若,指挥将士,杀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偷袭。敌人见硬攻不行,便派人上山劝降,将军亲手把一个又一个来使斩首,宁死不降。在将军的鼓舞下,守山将士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和敌人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
    狡猾的敌人看到硬攻不下,软劝不降,最后决定放火烧山。大火在黑山烧了三天三夜,誓死不降的将军和全体将士最后集体自杀殉国。这次战争后,这块山清水秀、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地方变得一片荒凉。随着岁月的流逝,又慢慢变成了一片黄沙梁。
    到了明代,兵部尚书唐龙镇守榆林时,听到将军守黑山的故事,非常感动,他作了一首《秋日出塞》诗:“鼓角川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红石峡,斩将黑山城。血染芹水赤,氛收榆塞清。阴山应有泪,飞檄到神京。”后来,也有人把榆林城叫黑山城了。

出处:中国名城榆林/郭彦强,王正云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