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筑万里长城
责任者: 郭彦强 王正云主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军蒙恬率军夺回了阴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置了44个县。为防御匈奴南侵,维护和保障中原地区的统一事业,秦王朝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命令蒙恬率军30万,在秦、赵、燕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和补缀,筑起了西起临洮,中经上郡,东至辽东的长城防御线。《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44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条万里长城。从《史记》中可以看到,秦始皇筑长城是从公元前217年伐匈奴开始,到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共九年筑成的。榆林境内的秦长城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
出处:中国名城榆林/郭彦强,王正云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