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概说
责任者: 张 燕著
丝绸之路——这条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古道,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动人心弦的中外友谊佳话,留存着无数的名胜古迹。她东起中国西安,经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再经中亚、西亚,西到地中海东岸。两千多年过去了,中西交通早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丝绸之路”这一美好的名字却依然作为中西友好往来的象征为人们所称道。
她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有着非凡贡献的古老商路。是她,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欧亚大陆,万水千山一线穿。是她,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会贯通。十几个世纪以来,她把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的以丝绸和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也将佛教、景教和伊斯兰教,及其相关的艺术引入中国,在世界人民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她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这千年的古道至今还在启迪着我们,还在深沉地呼唤着我们……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丝绸之路在沉寂了数个世纪之后,又重新焕发了她往日的光彩。如今,人们又可以沿着这条历史之路尽情游览绮丽的西域风光,探访引人遐思的古迹,欣赏艺术荟萃的石窟、佛龛和文物……而这一切无不使人感受到太平洋时代来临之际正在腾飞的中国。
让我们的思绪随着历史的足迹漫步。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帝王都”的西安市,文物古迹荟萃,这里有半坡村、阿房宫、大明宫等古遗址,还有大雁塔、小雁塔、钟鼓楼、碑林、华清池、法门寺、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等古迹。秦兵马俑英武多姿的八千虎贲之士,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又一象征。
沿着渭河河谷进入甘肃境内,绵延约1600公里的古丝绸之路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沿线有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藏传佛教名寺拉卜楞寺,以及炳灵寺、麦积山等,还有被称做丝绸之路要道的“河西走廊”,天下雄关嘉峪关以及古代诗人曾吟咏过的玉门关、古阳关遗迹、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等著名历史古迹,其中以陇山西侧的麦积山石窟、河西走廊东西两端的炳灵寺石窟和莫高窟、榆林石窟艺术,因保存较完整著称于世,成为镶嵌在甘肃丝路上的四颗明珠,形成了西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群落。而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兰州,在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方面,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内有五泉山、白塔山、白云观等名胜古迹,以及兴隆山、吐鲁沟、石佛沟等自然风景区。
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边塞风光与水乡景色交相辉映,丝绸古道、西夏文化、回族风情、历史名城融为一体。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的沙坡头,沙河相连,百米高的沙山悬若飞瀑,流沙经摩擦,会发出如钟鸣般的声响,震颤四野;银川西北部的沙湖,大漠金沙豪放粗犷,碧湖苇荡恬静秀美,两者浑然天成,大自然的神奇莫过如此。宁夏省会银川市内的古塔、陵园、寺庙,见证了这个被称为“神秘王国”的兴衰史。
宁夏是西部地区面积最小的省区,但就在这片相对狭小的地域上,黄河从西部流入,经中卫、青铜峡、银川到石嘴山,不但为全区人民带来了灌溉之便,而且也提供了发展旅游业之利。中卫一带在黄河上搞的羊皮筏旅游项目,已经成为深受海内外旅游者青睐的特色旅游项目,中卫到青铜峡、青铜峡到银川、石嘴山,还可以搞游船旅游项目。这段黄河的西缘是腾格里沙漠,这一带治沙任务很重,但沙漠旅游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漠风光和现代治沙成果,也成了难能可贵的旅游资源。中卫沙坡头搞的滑沙旅游以及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徒步旅游、骑马旅游,都已成为名牌旅游产品。以“沙山下面就是碧水、芦苇”著称的银川附近的沙湖,已经成为中等接待规模的旅游区。因此,“大漠黄河”成了宁夏旅游的王牌产品。除此之外,以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为代表的“西夏文化”,以银川、同心、西吉等地风俗为代表的“回族风情”,还有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岛”的六盘山区,以及“红、黄、蓝、白、黑”等地方土特产,也都是十分珍贵或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把这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并整合起来,宁夏旅游就能唱出一台大戏。
青海省的面积有72万多平方公里,是宁夏的11倍,旅游资源蕴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西宁周围有塔尔寺、瞿坛寺、柳湾文化等文物名胜,西宁南边不远处还有松巴峡等黄河峡谷,还有森林、温泉等旅游资源;西宁东北部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北山,高山牧场壮观,森林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结合土族民俗旅游资源一起开发。
青海湖周围有着浓郁的青藏高原风光,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在这里发展观光、度假、避暑旅游大有可为。格尔木周围这一片,北可去敦煌、新疆,南可去西藏,西可去柴达木和昆仑山,不但是发展观光、探险旅游的难得佳处,也是发展新疆、西藏旅游的一个集散要地。随着青藏铁路的开工建设,格尔木在我国西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一定会有显著提高。青南高原那一片,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江河源”之称,发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有着做不尽的文章。旅游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数量多,是西部12个省(区、市)普遍拥有的优势资源。
一首《青藏高原》,唱出了青藏高原的神奇迷人处。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既有高原山脉的苍茫雄浑,又有盆地涓流的旖旎雁丽,其湖光、山色、雪景、林海、草原风光、江河源头、民俗风情、宗教文化,一应俱全,丰富的旅游资源堪称冠甲天下。青海省曾组织有关专家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青海省的旅游资源比旅游大省云南还要丰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四十七个民族,多民族的特点令其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令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从河西走廊出发,穿过戈壁河滩,西行到酒泉、敦煌。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或向西南出阳关分两路,不出几十公里就到了新疆,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古称“西域”。秦统一六国前,西域与中原地区就有商旅往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①,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马可·波罗东来,都在古“西域”之路上留下了足迹。
新疆有许多令人神往的古城遗址和风景名胜,有的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高昌古城、交河古城、楼兰古城等遗址,它们在古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位于天山西北的天池,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天鹅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的喀纳斯湖等。素有“火洲”之称的吐鲁番盆地,久负盛名的喀什、库车等。新疆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在瓜果飘香的金秋季节,如果您沿着丝绸之路来到新疆,既可饱览沿途的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又可品尝哈密的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伊犁的苹果、正宗烤羊肉串、抓饭、烤馕等等。
丝绸之路这一道跨越欧亚非三洲的无比深长的路,即使在今天,也很难徒步穿越那些深山大川,茫茫大漠,万里荒原,然而,人类却是靠着这样坚忍不拔的步履,从远古一步步走入今天的强大。全球许多文化线路连接着各个伟大的文明,也创造着世界历史。“丝绸之路”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这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文化之路,也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串连在了一起。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