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长安是中国佛教最大的译经重镇

责任者: 张 燕著


    开长安佛典翻译事业之先河的是西晋武帝之末的高僧敦煌菩萨竺法护(昙摩罗刹),译经地点在长安青门外大寺(今西郊敦煌寺),译经总数165部。前秦时期,高僧道安继续在长安组织中外译人从事佛典翻译,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佛典翻译的基础。后秦时期,鸠摩罗什在长安创立第一个国立译经场,即逍遥园——大寺(今草堂寺)译经场,集四方英杰于一堂,禀访精研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新局面。鸠摩罗什也因此成了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的第一人。此后,历元魏、北周而至隋唐,中国佛教终趋鼎盛,佛典翻译事业亦随之更为成熟、完善。长安被誉为佛典翻译事业称首之区,从事佛经翻译者数十人,玄奘、义净、不空是其中之佼佼者,皆名在佛教四大翻译家之列。长安的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包括弘福寺、西明寺和玉华宫寺)、大荐福寺成为唐代三大译经场所在地。据《贞元释教目录》载,自东汉永平十年(67年)至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凡734年,其间传译缁素187人,所出大小乘三藏及贤圣集传7399卷,约略估计,其中半数出自长安。这些经典大部分留存至今,既是佛教化度众生的“法宝”,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无比的文化遗产。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