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起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和评价
责任者: 张 燕著
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发展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是人类文明史第一次跨欧亚的大尺度文化交流,也充分说明多民族、多地区相融合的特征。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中,只有华夏文明得以传承,延续至今,说明西安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延续不断的历史使西安的地域文化、国都文化和民族文化都得到了繁荣发展和完整保存。西安现存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黄河流域典型的历史文化特征,兼具传统性与时代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关丝绸之路的遗存,陕西数量是最多的。丝路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如古城、寺庙、石窟、道观等。另外从申报遗存的重要性和知名度及规模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丝路起点城市的地位不可动摇。1949年以来,陕西境内屡有罗马东部,即拜占庭金币出土。截至现在陕西境内出土的罗马东部金币共有14枚,它们分别属罗马东部帝国的查士丁二世、赫拉克里留斯一世、安那斯塔修斯一世、查士丁一世、查士丁尼二世、狄奥多西斯二世、差诺等帝王时代。全国10个省区发现罗马东部金币50枚,其中陕西就发现了14枚,所以再次证明了丝绸之路在陕西的重要印记和起点地位。这个统计,还没有去除其他省区的历史上仿制的罗马东部金币数量,如新疆就有10枚仿制金币。如单从真币上来看的话,陕西的罗马东部金币占到了三分之一还多两枚,也就是全国总数的35%。
西安境内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全市境内有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34处,省级68处,县级保护单位160多处,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其中还有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明城墙,总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的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四大遗址,1987年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以及大量的国宝级珍贵文物,皆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目前陕西16处文化遗存正式参与联合申遗,从而确立了西安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龙头地位。这16处遗址、古建、石刻以时代分,汉代有汉长安城遗址、阳陵、茂陵、张骞墓;十六国时期有草堂寺;唐代有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法门寺、大秦寺、昭陵、乾陵、大佛寺石窟、西安碑林丝路石刻群;明清时期有西安清真寺。这些文物单位中,除张骞墓外,都位于汉唐都城长安(西安)及其附近。
西安旅游资源的定位和分布特点,形成了构建中心旅游区的前提和基础。采用国家标准分类体系对西安市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行划分。从分类结果可见,西安市旅游资源类型构成丰富,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在我国109个旅游资源类型中,西安就有80个。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有许多属世界顶级水准,在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除少量著名景点外,西安市旅游景点总体上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
西安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在渭河以南、秦岭以北的山地,以秦岭北坡动植物景观和关中平原黄土地貌景观为代表,共26处,占全省资源总量的12.03%。其分布相对集中,且有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等知名度较高、景观独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西安地区是中国文明的中心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其人文旅游资源数量多,质量高,丰度大,景观类型占全国同类普查规范中的90%,包括兵马俑、大雁塔、黄帝陵、法门寺等著名景点。
西安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立体分布:以西安为中心的旅游资源现有105处,其中以自然、人文景观为主题的占77处,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辐射的四条旅游线路。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又形成了不同内容、景观别致的10大旅游区、10大景点、5大主体旅游系列以及各具特色的专项旅游系列。详细的有关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规模、类型、概况如下:
出处: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张 燕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