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三秦史话>关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云阳改编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北的侵略军悍然向驻守在北平西南宛平县芦沟桥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从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上述宣言。次日,又发表了蒋介石关于国共合作的庐山谈话,承认了中共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为了制定我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同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指出抗战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同时还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纲领和方针政策。会议还选举了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
    洛川会议结束时,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谈判的协议和这次会议的决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从延安来到红军驻扎地泾阳县云阳镇一带,亲自主持改编。改编后的八路军总指挥为朱德,副总指挥为彭德怀。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改称总司令、副总司令,参谋长为叶剑英,副参谋长为左权,政治部主任为任弼时,副主任为邓小平。下辖三个师,共三万余人。以红军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为主,编为第一一五师,师长为林彪,副师长为聂荣臻,政训处主任为罗荣桓。在三原、泾阳编成。以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主,编为第一二零师,师长为贺龙,副师长为肖克,政训处主任为关向应。在三原、富平编成。以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主,编为第一二九师,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政训处主任为张浩。在泾阳境内编成。
    8月下旬,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主持,在泾阳县云阳镇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召开了全军党的政治工作会议,就红军改编的意义、任务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在干部中作了深入动员,使全军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随后,八路军主力就地宣誓,并于10月底以前陆续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因此,“云阳改编”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的“东进序曲”。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