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谨行
责任者: 张世民主编
李谨行(618—682年),其先世是肃慎族苗裔靺鞨人的后代,祖辈皆是靺鞨粟末部落的酋长。其地南接高丽(今朝鲜),有几千兵马。他父亲突地稽,于隋朝大业八年(612年),因炀帝初与高丽人作战,屡败其众,遂与兄长瞒咄率部来归,被安插在今营口一带。瞒咄死后,突地稽成为部落的首领,被拜为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封扶余侯。因其喜爱汉族习俗,炀帝赐他锦绣衣带。辽东战役时,每战有功。大业十三年(617年),随隋军南下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旋又返回柳城。途中遭到农民军领袖李密截击,先后十余次战役,他仅逃脱了自己的性命。到高阳时,又陷没于义军王须拔;不久,归从罗艺。武德二年(619年)十月,秘密遣使朝贡唐朝,高祖李渊将其部落安置在燕州(今北京市区一带)。四年(621年)三月,以突地稽为燕州总管。六月,营州人石世则叛乱,奉突地稽为主子。不久他又同契丹长孙敖曹一道请求归附唐室。后来奉命奔赴定州(今河北省定县一带),参与秦王李世民平息刘黑闼集团的战斗,以战功封为耆国公,并迁其部落到河北昌平县一带。这时高开道引来突厥人进攻幽州城,突地稽阻击获胜。贞观初年,累拜右卫将军、右卫大将军,赐姓李氏,不久即死去。
李谨行身材高大,勇武过人。仕唐之初,即被授右武卫翊卫校尉,加游击将军、上柱国,封五原县男,旋即转任右武卫怀信府左果毅都尉,历左屯卫龙泉府左果毅,右武候肃慎府折冲,再转左屯、右骁二卫翊府左郎将,进封五原郡开国公,加明威将军,行左屯卫翊府左郎将、右骁卫翊府中郎将等职。麟德(664—665年)中,历任营州都督。家族部落数千人,以财力丰厚称雄边塞。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男生请求内附,唐高宗派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安抚大使,率兵援助。当时李谨行担任左监门卫将军,亦受命与右武卫将军薛仁贵领兵后援。李勣随后征辽,李谨行又率众扈从。平息高丽后,李谨行出任右武卫大将军。咸亨元年(670年),高丽酋长钳牟岭造反,唐朝派高侃以左监门卫大将军为东州道行军总管,李谨行以右领军卫大将军为燕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伐。三年,高侃在白水山一带击败高丽叛酋,新罗派兵救援高丽,又遭高侃、李谨行迎头痛击,斩首3000级。四年(673年)闰五月,李谨行再次在瓠芦河西大破叛酋,俘虏数千人,从此平壤叛军皆奔走新罗。新罗王金法敏占有高丽、百济故地。五年(674年)二月,唐高宗命令宰相刘仁轨为鸡林道行军大总管。由李谨行等辅佐发兵征讨。上元二年(675年)二月,在七重城大败新罗军,又派靺鞨兵浮海,深入新罗南境,斩获甚多。刘仁轨还朝后,李谨行出任安东镇抚大使,屯兵新罗买肖城,新罗被迫遣使入贡,表示谢罪。
这年,唐高宗因吐蕃人连年侵扰边疆,于是以李谨行为检校廓州刺史,积石道经略大使。吐蕃大相论钦陵等率部十万进攻湟中,李谨行未及设防,听说敌人来到,遂命部下偃旗息鼓,大开城门。吐蕃人怀疑唐军设伏,竟不敢进攻。上元三年(676年),李谨行又在青海攻破数万吐蕃军队。永隆二年(681年),李谨行升右卫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永淳元年(682年),封为燕国公。有一天,将军黑齿常镇守河源军,结果有三只狼闯入军营,被兵士射杀。黑齿常忌讳营中杀狼,便移军舍外。李谨行奉命代替他,到军后不足十天病死。享年64岁。陪葬乾陵。
李谨行夫人刘氏因保卫奴城,封燕国夫人。妾傅氏亦封临汾郡夫人。有子李秀、李思敬等。
出处:三秦史话-咸阳史略/张世民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