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暑思梁州述怀
作者: 陆游
宣和之末予始生,遭乱不及游司并。从军梁州亦少慰,土脉深厚泉流清。季秋岭谷浩积雪,二月草木初抽萌。夏中高凉最可喜,不省举手驱蚊虻。藏冰一出卖满市,玉璞堆积寒峥嵘。柳阴夜卧千驷马,沙上露宿连营兵。胡笳吹堕漾水月,烽燧传到山南城。最思出甲成秦陇,戈戟彻夜相摩声。两年剑南走尘土,肺热烦促无时平。荒池昏夜蛙阁阁,食案白日蝇营营。何时王师自天下,雷雨澒洞收欃枪。老生衰病畏暑湿,思卜鄠杜开柴荆。
【说明】
此诗淳熙元年(1174)夏作于蜀州通判任。梁州的“可喜”,是因为“从军”,剑南的“肺热烦促”,是因为“走尘土”,自然环境只是陪衬而已。
【注释】
①蒸暑:闷热如蒸的盛暑。
②“宜和”句:陆游生于宋徽宗宜和七年(1125),次年即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
③遭乱: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大举侵宋。次年渡黄河南侵。靖康二年(1127),俘徽宗、钦宗及宋皇族北去。 游司并:从陆游出生次年开始,其家先后迁荥阳(今属河南)、寿春(今属安徽)、东阳(今浙江)避难。司并:今河南、山西一带。司州为晋改汉魏之司隶而置州;并州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
④)土脉:指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王庙,土乃脉发。”后用土脉泛指土壤。
⑤玉璞:诗中指冰冻晶莹如玉。
⑥“胡笳”句:在漾水之滨的胡笳声中,月亮慢慢西沉。胡笳:古管乐器。汉时流行于西域和塞北一带。
⑦“烽燧”句:古时边境备警急,筑高台,积薪草,夜间有寇警,即举火燃烧,以相传告,谓之举烽;白天则燃烧积薪或狼粪以望其烟,谓之燔燧。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诗中自注:“予从戎日,尝大雪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
⑧秦陇:陇关(今陕西陇县西境)一带,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⑨“两年”四句:用焦燥的环境衬托失落的心情。 两年剑南:诗人乾道八年(1172)底自南郑返蜀,至此约两年。蛙阁阁:形容青蛙单调的叫声。唐韩愈《杂诗》:“蛙黾鸣无谓,阁阁只乱人。”蝇营营:苍蝇往来盘旋。《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
⑩“何时”二句:什么时候朝廷的军队能像施放雷电、洪水的天兵一样、收取灾星,毁灭敌人。陆游《中夜闻大雷雨》诗:“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澒洞:亦作“洪洞”。弥漫无际。 欃枪:彗星。《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古代以这种星为妖星,出现即有兵乱。
11.卜:选择。 鄠杜:鄠县和杜陵(汉宣帝陵墓所在地)。靠近长安。诗中借指金人盘踞的关中地区。 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之门。
出处:陆游汉中诗词选/孙启祥 选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