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资料>历代诗词咏陕西>渭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潼关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今河南巩义市。年轻时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十年后被任命为河西尉,旋又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未及到任而安史之乱爆发,追寻到唐肃宗后被任命为左拾遗。后又因言事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依附于剑南节度使严武,后被严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漂泊西南,在出川归家途中病故于衡阳至耒阳船上,有《杜工部集》传世。其诗被誉为“诗史”;其本人则被誉为“诗圣”。在中国诗歌史上与李白并称“李杜”。因他曾任华州(故治在今华县)司功参军,又曾先后安家于渭南市蒲城县和白水县,故诗集中有多首诗歌写到渭南。著名的如“三吏”、“三别”中的《潼关吏》、《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

  【题解】

  此诗约写于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时“安史之乱”已进入第五年。三月初,郭子仪等兵败于邺城,形势非常严峻。当月,杜甫由洛阳赶回华州任所,将途中见闻感受写成他的现实主义名作“三吏”、“三别”。这首诗即“三吏”之一,主旨在于告诫守关者切勿轻战。

  【注释】

  草草:疲劳不堪的样子。

  二句语意互文,极言潼关之坚固和高峻。

  胡:我国古代指西北部的少数名族。此指安史叛军。

  山隅:山脚。

  二句极言其高。战格:战栅。逾:越过。

  岂复:难道还。西都:指唐京城长安。

  丈人:这里是潼关吏对杜甫的尊称。要处:险要之处。单车:一辆车。

  艰难:这里指军事形势严峻。戟:兵器名。二句言自古以来即使形势严峻,都只用一个人把守。这里是极言潼关之险要。

  桃林:桃林塞,潼关的古称。桃林战:指756年哥舒翰以20万军队出潼关迎战安禄山大败事。

  慎勿:千万不要。哥舒:即哥舒翰。

 

出处:诗咏渭南/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