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方人物>院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振歧

院士类别: 工程院院士


          为了黄土地上的绿色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歧
                                      ●易同民
    “小时候家人为我取名叫‘振歧’,上私塾后先生为我取字叫“兴周’。‘振兴周原歧 山’,名和字这种完全一致的含义,与我从23岁便来到地处周原的西北农业大学学习工作至 今的经历,正好是一种巧合。”采访中李振歧教授对他“名”和“字”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在我心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是的,正是这种“巧合”,才使李振歧在凤鸣歧山的周原,在条件艰苦的大西北,顽强 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用自己的汗水、心血和智慧,为祖国的黄土地装点出一片又一片亮丽的 绿色;正是这种“巧合”,才使这位从河北遵化走出来的贫苦的农家子弟,在中国农业始祖 一一后稷一一教民稼穑的“教稼台”旁,以自己累累的硕果作为阶梯,一步一步地攀上现代 农业科学的高峰,成为我国植物病理学界著名的小麦锈病专家。
    1950年,我国小麦生产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灾难——由于小麦条锈病肆虐各大麦区,致使 当年全国小麦减产60亿千克,相当于当时1700万人一年的口粮。对于刚刚诞生的人民共和国 来说,这无异于农业经济领域内的一次“地震”。
    这场“地震”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并指示迅 速成立“全国小麦锈病防治研究协作委员会”,组织各路精兵强将,向小麦条锈病发起全面 攻击。
    当时,刚从西北农学院(即现在的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留校任教的李振歧, 有幸参加了这一决定了他一生事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作为西北地区项目主持人之一,李 振歧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结合西北地区实际,进行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的研究。
    在长达6年的艰苦探索中,李振歧和他的同事刘汉文一起,克服了缺乏资金和设备等困 难,创造性地利用太白山不同海拔高度地带为实验基地,将纵向立体实验研究与横向跑面广 泛调查相结合,终于在国内首先揭示了陕、甘、青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了防 治途径,为进一步开展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初次的成功并没有使李振歧陶醉,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开始 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
    50年代中期,黄河中下游麦区种植的数千万公顷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一号”的抗条锈 性很快丧失殆尽,对小麦生产又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解决这一重大问题,1956-1990年, 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内,李振歧带领他的同事们,结合我国6批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的实 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终于探明了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规律,并提出了控制对策 ,从根本上为解决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83-lop年,李振歧作为西北农业大学的主持人,带领自己的同事,以陕西关中和甘 肃天水为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 攻天课题——小麦秒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和“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他坚持“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方针, 使研究成果迅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9年和1990年,甘肃天水地区小麦条 锈病大流行,采用该成果挽回小麦损失1.25亿千克;1990年和1991年,该成果又为小麦条 锈病严重流行的陕西关中地区挽回小麦损失3亿千克。
    为了使应用研究保持稳定足够的发展后劲,几十年来,李振歧在注重结合生产实际问题 开展研究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并且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80年代以 来,他主持建立了大西北第一个植物病理学博士点和植物病理研究所,培养博士、硕士研究 生25名,发表论文120篇,主编出版专著3部,全国统编教材2部,并主持研制成功一系列先 进的实验用仪器设备和方法。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省部 级奖4项。
    正是李振歧和他的全国同行富有成效的共同努力,才使得我国的小麦条锈病研究达到世 界先进水平,其中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一串串令人瞩目的成果,把李振歧也一步 一步地推上成功的峰巅,使他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小麦条锈病研究和植物免疫学领域的主 要奠基人之一。
    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李振妓首先强调的是要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尽早确立自 己的志向,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
    李振歧1922年出生于河北遵化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作为抗战时期沦陷区的一个农家少年 .上中学时给他心灵刺激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侵华日寇的铁蹄带给中华民族的苦难,二是长 期肆虐的蝗虫给广大农民造成的惨重损失。从那时起他就立下宏愿:一是要参加革命,将日 寇赶出中国;二是要消灭农作物病虫害,保住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丰收。
    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抗战时期,在贵州独山失守民族危机关头,他大学还没读完,就 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日军事组织——青年远征军。还是为了实现这个志向,抗战胜利后 ,他一头扎进当时西北地区惟一的农业高等学府——西北农学院,在条件艰苦、人才缺乏的 大西北,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
    1951年,为了完成周总理亲自部署的在全国麦区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任务,探明小麦条锈 菌传播规律,李振歧于酷暑难当的7月出发,前往陕、甘、青等省的11个县开展调查,历时4 个多月,直至寒风凛冽的11月底才返回学校。
    最初出发时他带着一个助手,但为了节约经费,10多天后,他便让助手返校,自己只身 前往。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他常常每天要爬60多千米野兽和土匪出没的山间小道。有时赶不 到驻地吃饭住宿,干粮加冷水就算一顿饭,山民潮湿的窝棚就是下榻的旅馆。
    一次,他正在崎岖的山间小道上赶路,迎面过来几个神色慌张的农民告诉他前面路上有 土匪,他急忙改道,这才避免了一场劫难。还有一次,他正和一位向导在山沟中考察,突然 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顷刻间一场山洪暴发了。幸亏向导熟悉地形,急忙拉他挤进半山腰的 石缝中躲藏,这才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半个多世纪以来,正是这种矢志不渝、朝着既定B标不懈奋斗的精神,才把李振歧一步 步推上成功之路。
    李振歧搞研究,完全是为了解决生产中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丝毫没有沽名钓誉的目的 。50年代,他和自己的同事经过三年艰苦努力才完成的“陕甘青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初 步研究”,其结果按一般容量完全可写出五六篇论文。但为了集中展示研究成果,便于同行 们阅读借鉴。他硬是将丰富的内容压缩成一篇超长的论文发表。叨年代初,金盾出版社约他 主编一本面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的小册子——《小麦病害防治》,他欣然允诺。该书出版后 ,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现已第五次印刷,总发行量超过5万册,但仍不能满足需求,金盾 出版社最近又向他提出再版要求。
    干工作,李振歧总是竭尽全力、勇往直前;而面对荣誉,他总是淡然处之,推让再三。 多年来他总是甘为人梯,千方百计积极支持年轻的同事和研究生迅速成长。这些可贵的精神 ,在国内植物病理学界传为佳话。
    随着工作成就越来越突出和学术声望日渐提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有关单位邀请他 前去工作。然而李振歧对此却毫不心动。他认为,条件艰苦的大西北更需要自己这样的科技 人才,况且我国北方地区小麦条锈菌菌源基地和新亚种策源地均在大西北 山陇南为主), 自己只有长期坚持在大西北工作,才有可能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病害对北方麦区的威胁多做 一些贡献。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促使他坚持在条件比较艰苦的西北农业大学学习工作了半 个多世纪。
    如今,作为一个名字后边跟着“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农林牧渔组成员”、“中国植物病 理学会副理事长”等一长串学术头衔的我国植物病理学界的著名权威专家,作为一名身兼多 种社会工作职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7岁高龄的李振歧仍在勤耕不辍,埋头奉献。眼下,他 主持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在内的2个研究课题,同时指导着4名博士和硕士 研究生,正在主编汇集了他和全国同行专家最新研究成果的忡国小麦锈病》和忡国农作物抗 病性及其利用》等重要专著。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和社会工作将他的生活挤得满满当当,常 常顾不上休星期天和寒暑假。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为从根本上解决小麦条锈病对我国北方小麦生 产的威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一愿望实现了,我才能死而瞑目!’”
    就是为了这个愿望最终实现,李振歧近年来正在与国内著名同行专家一起,积极以陇南 为主的我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持久控制这一跨世纪的系统工程的早日实施而到处奔忙。
    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指引,有一大批像李振歧教授这样扎根艰苦 地区无私奉献的优秀科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黄土地上的绿色将更加浓厚,黄土地上的丰收 将更加灿烂!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