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源 > 线上展览 > 读者活动线上展 > “心旅行·阅读陕西”图文征集活动获奖结果公示及优秀作品展

太白山散记

作者:张亚文 推荐单位:凤翔县图书馆

  初见太白的雄姿是八年前,那次遥见太白山六月的积雪,心中便有一种渴慕,无奈同行者皆体力不支,便败兴而归!所以一直在心里筹谋,何日能走近太白?去感受大山与心灵对话的那种奇妙!今日终于如愿以偿,心中甚是欣喜!

 

  黑河

  到达太白脚下,已经是下午五点,被群山温柔的轻揽怀抱之中,我的心是那么宁静安然。环顾四周,皆是苍松翠柳,徐徐而来的凉风轻抚着我的脸庞,太白山以她特有的欢迎方式,拂去了人们夏日的燥热与不安!放下所有的行李,便把自己放入那条顺山而下的黑河中,脚踩着河中的鹅暖石,重温儿时的梦,感受那种简单的心灵愉悦!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到一家三口在河里享受抓鱼之乐,父亲高挽裤管,弯腰弓背小心翼翼的用手去抓;儿子手里拿着一个小瓶子,神情专注地看着父亲;妻子则站在下游,用石块去垒一个小坝。我的心被大山赐予的那种回归自然的和谐之态所感动着,温暖着。

  捕鱼之乐

  第二天早上六点,我们坐上上山的旅游车,山势虽然极其险峻,可开车的师傅却能将车开得飞快,我们犹如颠簸在浪里的小舟,但这并不影响我的心情。同车的一位道士,不停地给我们讲着自己多次徒步穿越太白山的感受,让我受益匪浅。听那位道士讲:当年诗仙太白曾在山岩上题写了“铜墙铁壁”四个字,然后把剩下的墨汁泼洒山间,于是山岩间流出的水便成了黑色。我最慕李白的洒脱不羁,眼前仿佛出现了他挥毫泼墨的飘逸之态,听到他高声吟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此情此景已让我心醉不已!沿途的莲花瀑、三国古栈道、剑劈峰等美景,也是各有千秋,风韵独具!

  

崎岖的山路

  随着山势越来越险峻,车终于把我们送到了下板寺,这是所有的车的终点站,此处海拔2800米,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上山有两种途径:或是乘索道,或是徒步。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徒步上山,此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挑战自我了。经过询问,我们踏上了一条小径。山路曲折蜿蜒,忽隐忽现于岩石丛林之中,我打开自己的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耳边听着《森林狂想曲 》,步履轻盈的穿梭在岩石之上,同行的伙伴被我远远地甩在后面。耳边有优美的音乐,眼前有参天的古木,脚下踩着厚厚的落叶,心是那么的宁静与淡然,或许这就是我一直渴望与大山对话的原因 。同伴累了,坐下小憩,我却想体会一下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感觉。其实我一直是胆小的人,然而此刻独行于这崎岖的小路上,却并没有往日的那种恐惧之感,心里还有一种满满的充实与满足。看着桀骜不驯的大山被自己踩在脚下,我想起了小学课本里挑山工那些朴素的语言:“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记得那时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去悟其中的道理,如今这个道理却不再需要任何语言的诠释了,最真实的感受来自于自己的亲力亲为!

  会仙台

  登上上板寺,这里也是索道的终点站,到了此处,所有的游人都要步行了。走过百米有余的木桥,便是整整齐齐的石阶,此处已经没有了刚上山时的险峻陡峭,我们走到“蛇松”下稍事休息,大家吃着自己带来的零食,谈论着自己的感受,嬉笑闲谈中流露出往日少有的闲适。一对年近七旬的夫妇友好的向我们打招呼,我们也作出应有的回应。上前攀谈,老人显得有些累了,此处已经海拔3200米,可老人并无任何不适的感觉,看着这对相互扶携的老人,我的心再次被一种别样的感觉温暖着。这座大山无意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论男女老少,来到这里,大家便如熟识的老朋友一般,我感觉是大山的灵气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当我还沉浸在这温暖的感觉里时,一声高喝打断了我的思路:“朋友们!上路了!”一位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的小伙子大声呐喊,在这里小憩的游人都哈哈大笑,纷纷起身继续前行。那个小伙一边走一边高声唱歌,一边为我们领路,下来的路途石阶渐高渐陡,我们虽然气喘吁吁,可心里却是满满的愉悦!仿佛大山以它特有的亲和力不断地召唤着我们!不管是柔弱的女子,亦或是年事已高的老人,此刻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这又何尝不是心中信念的力量呢?当然我们这些年富力强的还是走在最前边,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海拔高度3511米的“天圆地方”!

  小桥

 

板寺云海

  太白六月积雪

  天圆地方

  只见眼前有一块石碑,上面题写着:“神州南北界,华夏风水岭”,这是著名书法家钟明善的字,字苍劲有力,诗情画意更妙。这就是界分南北的秦岭梁。在这里洒一滴水,它的一半流入黄河,另一半则流入长江。这里到处都是怪石嶙峋,我们从下朝上看,就如同观赏一组天然浮雕,攀上峰头,风紧云低,再也没有什么能天仿佛挡住我们的眼界,天仿佛一个巨大圆盖似的望不到边,地仿佛方阵一般。在这里,天,离我们如此之近,举手可攀;云,在我们身边流动,拂脸而过。站在峰顶,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道路交错,阡陌纵横,让人有一种方正的感觉。我们不禁叹道:“天似苍穹,笼盖四野”。由于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植物生长期特别短暂,乔木树种已经绝迹,只有高山草甸,我们看到的这些就是高山草甸。感悟高山仰止,领略太白神奇。在这里可以领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中国文化从来不分人与自然,而是强调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自然与人看成个完整的统一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历史上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它与自然水乳交融的本质依然如故。因此,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

  南北分界岭石碑正面

  南北分界岭石碑反面

  行走于群山之巅,心如赤子般的无私坦然,此行的目的地虽未达到,可能全身心的融入群峰之中,岂不又是另一种收获,我心欣然!我们在文公庙稍事休息便恋恋不舍的开始下山。此刻的感情已经不是简单的爱与喜欢吧,你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或许这正是我心中所渴慕的东西吧!

  第四季冰川遗迹

您是第 位访客!